健康養身★青少年網路成癮 心理、家族齊治才有效

【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報導】

青少年網路成癮 心理 家族齊治才有效
網路成癮浮現諸多後遺症,台中一名國中男生,沈迷電動,尤其愛射擊遊戲,廢寢忘食,上學時間起不來,從遲到,到蹺課,到乾脆不上學,國一時一半時間沒進校園,爸媽發現不對勁,要求限制上網時間,沒有效果,最後決定停掉網路,孩子居然威脅要跳樓,嚇壞爸媽,帶往就醫,確診是網路成癮症,經過一年心理和家族治療後,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中國附醫精神醫學部醫師張倍禎表示,門診發現青少年網路成癮症,比例愈來愈高,至少有兩成以上;台中一名國中男生沈迷電動,尤其愛射擊遊戲和打怪,廢寢忘食,上學時間起不來,從遲到,到蹺課,跟同學很疏離,最後乾脆不上學,國一時一半時間沒進校園,爸媽發現不對勁,要求限制上網時間,或讓上網成為獎勵,都沒效果,決定祭出重罰,停掉網路,孩子居然威脅要跳樓,嚇壞爸媽,這才帶往就醫,確診是網路成癮症。(如圖)

張倍禎醫師說,經過一年心理與家族治療,男生不但減少上網,愛上單車逍遙遊,也會主動結交朋友,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張倍禎指出,成癮通常有跡可循,如果不用心處理,等到事態嚴重再採取極端手段扼止,結局很難皆大歡喜。他舉八大指標,提醒父母留意,包括是否腦子裡想的全是上網,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是否會感到心神不寧、鬱悶或容易急躁,是否曾向他人說謊,隱瞞自己上網的程度,是否覺得要花更多時間上網才能得到滿足,是否因上網影響重要人際關係,是否上網時間比計畫時間要長,是否把上網當成逃避問題或抒發不良情緒的方法,是否多次試圖控制上網但沒有成功,只要五項符合,就該積極求診,千萬不要放任惡化。

預防網路成癮有途徑,建議家長陪伴孩子上網,監控使用時間和內容。不以手機或網路為工具,拿來安撫孩子的情緒。帶孩子接觸戶外活動,別讓網路成為唯一休閒。每天花十分鐘與孩子面對面談心,不要依賴社群拉近家人的關係。父母以身作則,不要自己整天掛在手機網路上。
 
本文出處: 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2&CID=283381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有位年約70歲的先生,去年發現大便帶血、大便形狀變細及排便習慣改變的情形,原以為是痔瘡而沒有加以理會,但此症狀持續數月,因此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就診,醫師安排腸鏡檢查,病理切片,以及影像醫學檢查後,確診為直腸癌第三期。由於他不想接受手術,之後以放射合併化學治療,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83歲患有中度失智症的李姓阿嬤,經常在晚上不睡覺、自言自語,甚至半夜偷跑出門、打電話找已往生的家人聊天,長期因為吃不好、睡不飽的情況,進而導致營養不良,情緒也跟著低落,讓家人既擔心又疲於照顧。所幸,在兒子替母求助中醫,透過中藥、針灸輔助治療,阿嬤已恢復正常生活,現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47歲的林姓男子,罹患心律不整多年,其因症狀輕微,而未積極就醫診療,直至四個月前,因胸悶心悸嚴重影響睡眠,才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求診,經許堯欽博士辨證屬心氣心血虧虛、脾失健運,痰阻血脈,以中藥調理半年後,心悸症狀幾乎已消失。心律不整嚴重者恐猝死 及早治療是關鍵許堯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腸病毒疫情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腸病毒主要流行病毒雖以克沙奇A型為主,惟國內持續有71型及克沙奇B型等感染個案發生。高雄市衛生局提醒,醫療機構所附設電動木馬(搖搖馬)大都為患孩使用,若未有效清消,下一位接觸之孩童易感染腸病毒,家長要特別注意!腸病毒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