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物安全事件連環爆 專家籲成立食品警察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過期原物料、問題醬油、毒澱粉,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重創台灣美食王國美譽。國內專家建議,衛生署應盡快設立食品警察,並提供檢舉獎金及公告檢舉窗口,集合全民力量,一起參與及強化食品安全管理。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舉辦「危機就是轉機:全民參與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座談會,結合台灣營養學會、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氏基金會等公益團體,探討該如何挽回大眾對於食品的信心。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榮譽理事孫璐西呼籲,政府首先應做好食品原物料源頭管制,杜絕化工原料流入食品,並以刑法嚴加懲罰將非食品用的化工原物料賣給食品產業之化工業者。

其次,設置食品警察制度,協助食品衛生安全稽查人員,以不定時、不定點等方式查看食品加工業者之生產過程及原物料倉庫。第三則是設置檢舉獎金及公告檢舉窗口,鼓勵檢舉不法食品製造與販賣行為,並保護檢舉人。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黃鈺生則建議,政府應修改食品標示規定,強制業者分別標示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另外,食品添加物的功效可用括弧標示,讓消費者更清楚自己吃了些什麼。

另外,將食品添加物製造及販賣業者納入管理,並確實建立產品履歷及流向管理,做好食品鏈上中下游的統整管理。為確保消費者權益,政府應迅速成立「受害補償基金」,及時提供受害者協助。

民眾該如何自保呢?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陳曼麗董事長認為,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務必詳細檢視包裝及產品標示,如有疑慮,就不要購買。最重要的是,不要貪便宜,而購買長期價格不合理的商品。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9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癌症患者必須補充足夠的營養,才能幫助身體提身免疫力,順利完成療程;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趙翰林指出,許多民眾擔心若吃太營養,反而會使癌細胞增長,其實這是錯誤觀念,尤其癌症患者更需要維持體能,抵抗癌細胞。對抗癌症,患者必須每天適量補充蔬果,且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並配合運動,以加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天氣日夜溫差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感冒,尤其許多患者雖部分症狀已逐漸改善,卻仍有喉嚨乾,導致咳嗽咳不停的現象;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嘉允指出,當感冒後,喉嚨處於休息恢復的階段,這時就有可能因氣溫、空氣品質等影響,誘發咳嗽,恐使病情再度延緩。臨床上,1名約70歲老翁,過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微創手術已成外科手術趨勢!花蓮縣一名80歲病患,罹患肝臟惡性腫瘤,至花蓮門諾醫院治療,院方外科團隊即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為鑽切除患部,術後復原狀況良好。花蓮門諾醫院外科主任伍哲遜表示,以往胃癌、肝癌、胰臟腫瘤疾病的患者,如採取傳統手術需在肚皮劃上20至30公分以上的傷口,不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許多抽菸者好不容易戒菸後,卻出現肥胖的困擾,其實主要是因血液中的尼古丁停止增加,使得身體基礎代謝率恢復正常,這時消耗熱量逐漸減少,加上味覺、嗅覺等改變,就會促使食慾不斷增加,導致肥胖問題。尤其戒菸期間,還得對抗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失眠等症狀,一不注意就有可能露出福態;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