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首例愛滋治癒寶寶 再度驗出 HIV | 健康達人網

首例愛滋治癒寶寶 再度驗出 HIV 健康達人網

美國一名原以為痊癒的愛滋寶寶,曾被視為是全球首例「功能性治癒」的愛滋病患者,但最近傳來不幸消息,在停藥近兩年多後,她的體內再度檢測出愛滋病病毒,這對於長期與愛滋病抗戰的醫學界來說,不啻是一大挫折。

這名小女孩被暱稱為「密西西比寶寶」,她在 2010 年出生時經由母體垂直感染 HIV 病毒。她出生後,兒科專家當機立斷,採取激烈的治療方法,替她進行大劑量的「雞尾酒式」治療,持續到一歲半,後來因失去聯絡而中斷治療;十個月之後,她回到醫院,體內已經檢查不出病毒,當時她被宣告是全球第一例「功能性治癒」的愛滋病小孩。

功能性治癒意味體內的愛滋病病毒含量非常少,因此無需再進行終身治療,而且臨床測試也無法檢測到血液中的 HIV 病毒。當時醫學界認為這名成功案例,能說明從母體感染 HIV 病毒的新生兒出生後若能及早治療,或許能達到「功能性治愈」的效果。

但是,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前幾日表示,這名女童經例行檢查時,體內再次檢測出 HIV 病毒;另外她體內的 T 細胞含量下降,而 HIV 病毒抗體數量增加,說明 HIV 病毒在她體內積極複製。這名女童也重新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Anthony Fauci)表示,這是個令人失望的轉折,並提醒大眾仍需進一步了解「愛滋病病毒感染的複雜性及病毒在人體內的藏身之處」。

(首圖來源:NIAID CC BY 2.0)

 

延伸閱讀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適齡婦女2成「吃胖」過重,當心影響母嬰健康。國健署針對國內調查發現,國人25到34歲的適齡婦女近2成有過重或肥胖情形,35到39歲的婦女有過重或肥胖更接近3成。國健署呼籲,準媽媽要在懷孕期間依孕前體重做適度調整,以確保母嬰健康。...

閱讀詳情 »

 心悸、暈眩、喘不過氣!?原來是內耳石頭移位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

閱讀詳情 »

愛滋病檢查雞尾酒療法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萬人感染。 ...

閱讀詳情 »

圖/TVBS提供 最近微博上流傳1則湖北社區「緊急通知」,為了徹底阻斷疫情傳播,居民除治病外,沒有證一律不許出門。社區居民和家人間也需保持距離,例如夫妻要分房睡、分餐吃飯等。台大公衛指出,根據飽和傳染模式推估,新冠肺炎家戶感染率約46.2%。高於SARS、MERS ,也高於流感,所以家中的隔離防護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