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體質影響蟹足腫 應避免手術與外傷 | 健康達人網

體質影響蟹足腫 應避免手術與外傷 健康達人網

講到「蟹足腫」,一般人可能以為是手術後的「後遺症」,但事實上任何外傷都可能造成蟹足腫,蚊蟲咬傷或青春痘處理不當都不例外,差別在於你是不是蟹足腫的好發體質。醫師表示蟹足腫雖然無法經治療完全消失,但可以阻止它繼續擴大,也可讓它變得扁平,不再那麼明顯,治療過程也不會痛,民眾可以不用擔心。

蟹足腫受體質影響

書田診所皮膚科副院長曾興隆表示,根據估計,會有 1% 至 2% 人口有蟹足腫,估計台灣有 30 至 40 萬人會有這方面的困擾。造成纖維母細胞的不正常增生形成蟹足腫,原因為何目前還沒有找到答案,不過跟遺傳及體質有關,對一般人來說無法事前預知自己有沒有易生蟹足腫的傾向,往往都是第一次生成蟹足腫,才知道自己有這種體質,有些人甚至 60、70歲才發生,不過還是可以從家屬是否有蟹足腫做初步判斷。另外,早年小學生還有種牛痘預防天花的時期,也有學童會在種牛痘的地方長蟹足腫,也是一種觀察指標。

曾興隆指出,有蟹足腫體質者,多好發於肩膀、背部、胸前、手臂等處,其他部位也有機會,然而不是每次外傷都一定會有蟹足腫,只是發生的機率比其他人高。由於沒有外傷就不會有蟹足腫生成的可能,因此避免外傷是最直接預防蟹足腫的方法。除了意外、蚊蟲咬傷、長痘痘或重大疾病的手術治療可能無法避免,曾興隆認為像美容的微手術或穿耳洞等,也是有可能產生蟹足腫,而大部分的蟹足腫都出現在外傷發生後數周或數月甚至更久。

體質影響蟹足腫 應避免手術與外傷 健康達人網
▲蟹足腫治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注射類固醇

類固醇無痛治療最經濟有效

蟹足腫治療方面,很多人以為會很痛,曾興隆表示其實並不會。最常見的是類固醇注射,以針頭將類固醇注入蟹足腫內,約2-4周注射一次,注射次數依個人狀況有所不同,有的一次就見效,有的可能要好幾次,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療程長短很難預估。很多人聽到「類固醇」會怕,他表示只有少量注射在患部,並不會造成不良影響。

除了注射類固醇外,冷凍治療、貼矽膠片、染料雷射、脈衝光等,都是治療的選擇之一。曾興隆指出,雷射與脈衝光效果也不錯,但健保沒有給付;冷凍治療有可能產生水疱,反而製造傷口;矽膠片一般藥房可以買到,雖然可以不用上醫院,但效果不是最好。

有蟹足腫體質者,在接受手術或意外受傷後,要特別小心照顧傷口,避免感染,同時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除疤藥物或用品,降低蟹足腫發生的機率;若發生蟹足腫應儘早就醫治療,以免疤痕擴大。

(封面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陳儀潔、韓羽婕/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今(18)日上午在行政院長蘇貞昌陪同之下,二周二度趕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透過視訊會議了解高端、聯亞兩家國產疫苗進度,會後總統發表談話,首先就針對一周內二次大停電的狀況,向國人表達歉意,強調是極端氣候跟景氣暢旺對電力調度產生很大挑戰,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亞東醫院「院內感染」持續惡化!亞東醫院今(18)日證實,不但又有2名護理師在二次採檢時呈陽性反應,已經隔離;且8D病房出現此群聚事件的首名死亡個案,本身高齡86歲且有多重慢性疾病。 近期本土病例狂增,不少醫院也紛紛淪陷,出現住院患者確診或醫護人員確診的壞消息,迄今就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嚴峻,總統蔡英文今(18)日上午在行政院長蘇貞昌陪同之下,再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並預計在11點公開發表談話,不過蔡英文一抵達便被在場媒體追問一周停電二次會不會太扯?有沒有考慮升第4級?等敏感話題,總統和蘇揆皆不發一語,直接快步進入指揮中心所在的疾管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好市多進口「酪梨」重金屬出包停不了!食藥署今(18)日公布最新一波的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好市多又有1批從美國進口的「酪梨」被檢出重金屬鎘超標,這已經是好市多半年來的第5批不合格,該批總重3164公斤全數得被退運或銷毀。食藥署已發文要求好市多在30天內提出預防改善計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