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33歲的她胸悶胸痛半年不好 竟是縱膈腔罕見畸胎瘤「大過心臟」

▲畸胎瘤長到超過10公分極為少見。(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胸悶、胸痛甩不掉,一名33歲的越南籍新住民本以為是工作勞累,症狀足足拖了半年之外,儘管曾特地休息幾天,沒想到悶痛依舊,還伴隨著呼吸不順、感覺喘,這才趕緊就醫,沒想到竟在縱膈腔發現罕見畸胎瘤,已經養大到14公分「大過心臟」,醫師花了6小時拆彈才解除大出血危機。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柯志霖表示,當下電腦斷層檢查,就驚見病人心臟正上方縱膈腔長出約14公分腫瘤,巨大腫瘤個頭大過心臟,而且壓迫到無名靜脈,正常1公分的血管管徑已經被壓迫到僅剩0.2公分,難怪呼吸困難,快要喘不過氣。

醫療團隊評估,巨大腫瘤侵犯血管機率很高,經會診心臟外科醫師,一致認為手術摘除腫瘤過程,若傷及無名靜脈,可能導致大出血,風險很高;醫療團隊最後決定治療計畫,摘除腫瘤手術仍以保留完整血管為前提,萬一無法保留,就架一條人工血管取代。

柯志霖指出,無名靜脈是上半身血液回流心臟的主要幹道,占據身體總血液量4分之1,無名靜脈血管阻塞會胸悶、水腫,手術過程中萬一破裂,心臟外科醫師就要立即修補或架設人工血管,防止大出血。

還好腫瘤僅壓迫無名靜脈並未侵犯血管。柯志霖說,手術過程仍像拆炸彈,得步步為營,耗費6個小時,才順利結束;病理化驗結果,巨大腫瘤是充斥著液體、鈣化、囊腫或毛髮等交錯混雜成分組成的畸胎瘤,屬於比較少見的縱膈腔腫瘤類型。

柯志霖表示,縱膈腔是心臟與胸骨之間的空間,且畸胎瘤生長速度緩慢,不會造成急性壓迫而感到呼吸不順和水腫,等到身體無法承受壓迫時,才會感覺有症狀,通常這階段腫瘤已經非常巨大,但超過10公分以上還是很少見,所幸畸胎瘤絕大部分屬於良性腫瘤。

照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台大醫院首見微創手術 左右腦「斷開連結」拯救癲癇腦病變

【有影】名醫談癌》台灣特有「炸雞、手搖杯」文化 恐害慘了乳癌年輕化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李新琳/台北報導 長榮機師再爆2機師突破性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下午證實這兩人案16119、案16120確診,且波及其中一人就讀高中的小孩案16122,陳時中強調,由於高度懷疑是Delta變異株,「必須小心謹慎些!」,決定即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都打過2劑疫苗,但長榮航空仍連爆3例機師「突破性感染」,且最新波及其中一名機師就讀桃園某高中的小孩也確診,由於足跡都在桃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宣布全面拉高桃園地區的防疫措施,不但室內人數禁令降為50人、室外100人,醫院及長照機構也停止開放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引發關注的是,4例境外移入病例中,3例分別是2名長榮機師「突破性感染」、1例是其中一名機師就讀高中的小孩確診,高度懷疑是Detla變異株,讓中...

閱讀詳情 »

自去年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義大利約有129,352人死於COVID-19病毒。雖然8月份新增病例相對穩定,但專家擔心Delta變種病毒,可能在未來幾週內帶來新一波的疫情高峰。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2日表示,等到歐盟全面批准疫苗後,將考慮強制要求義大利全民接種。《路透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