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34.6%的中風歸因於高血壓!腦血管名醫教您:腦中風可防可治的觀念

簡單的解釋 明白的問診 畫給你看!

腦血管名醫教您 腦中風可防可治的觀念

辨別什麼是腦中風預警信號?什麼是腦中風前兆?

本書作者為腦血管介入手術領域的頂尖高手,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全書圖文的編創設計皆由作者親力親為。從外科醫生的專業視角出發,以輕鬆的漫畫形式對腦中風進行通俗解說,更側重於防控的科學性和治療方案的細節問題,希望向讀者傳達腦中風可防可治的觀念,讓更多人關注腦中風,降低腦中風對民眾的危害!

行醫25年,作者在享受手術成就感的同時,又有深深的無助感,而無助感正是源自於看到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無知無畏,卻無能為力。正因為這個心念,歷經數載寒暑,作者「繡」出了這本圖解腦中風的科普著作,透過清楚的圖解、簡明的文字,希望能幫助病患走出迷惑,戰勝病魔!


 

34.6%的中風歸因於高血壓!腦血管名醫教您:腦中風可防可治的觀念

什麼是腦中風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就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不運動,酗酒,抽菸等。

高危因素會大大增加腦中風的風險。

 

一張圖看懂腦中風高危因素

90%的腦中風(包括出血和缺血)風險歸因於10個可控危險因素:其中34.6%的中風歸因於高血壓!

 

糖尿病患者發生腦中風的特點是什麼?

  1. 病人較為年輕。
  2. 缺血性腦中風比出血性腦中風更常見。
  3. 臨床表現以中、小程度梗死為多見,梗死範圍小。
  4. 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
  5. 嚴重的頸動脈粥樣硬化,並引發頸動脈栓塞,導致不可逆性腦損害。
  6. 易反復發作,且呈進行性加重,預後較差。

 

糖尿病是如何導致腦中風的?

  1. 導致腦血管壁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壁逐漸變厚甚至鈣化。
  2. 使腦血管壁內皮細胞功能受損,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3. 長期高血糖,腦血流自動調節功能受損,以及對側支循環起重要作用的皮層小動脈閉塞。
  4. 直接導致腦細胞損傷。
  5. 使血液呈現高凝、高黏狀態,加重腦血液循環障礙。

 

心臟病會導致腦中風發作嗎?

是的,心源性腦中風是心臟栓子通過循環導致腦動脈栓塞所致的腦中風,占缺血性中風的20%左右,與房顫、急性心肌梗塞、心內血栓、瓣膜式心臟病及人工心臟瓣膜有關,其中沒有經過治療的房顫首次發生中風的風險為5%。

 

血脂高會導致腦中風嗎?

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不斷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導致血栓形成,使血流變慢,嚴重時可阻斷血流。這種情況發生在心臟會導致冠心病,發生在腦就會導致腦中風。

 

血管中有斑塊為什麼就可能導致腦中風?

  1. 血管內斑塊導致腦中風的機制:斑塊碎裂;斑塊太大影響血流;血流不暢形成血栓。
  2. 斑塊分為穩定和不穩定斑塊。
  3. 有動脈硬化不一定有斑塊,但有斑塊大多數有動脈硬化。
  4. 正常生活、運動一般不會導致斑塊脫落。
  5. 血管內斑塊就像小河裡的石子,一般不會順流而下,如果石子鬆動就有可能順流漂去,如果石子太多就會阻塞河道,形成淤泥堵塞河道或增加泥沙漂流的風險。

 

動脈粥樣硬化會同時合併心肌梗塞和腦中風嗎?

不一定,但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疾病,一般腦血管、心血管及外周血管同時有問題的患者可達到40%以上,因此有心肌梗塞後一定要檢查腦血管有沒有問題。

 

34.6%的中風歸因於高血壓!腦血管名醫教您:腦中風可防可治的觀念

本文出自金塊文化《圖解腦中風》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金塊文化》粉絲團】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據一項新研究發現,美國有十分之一的人確實患有食物過敏症,但幾乎兩倍的人誤以為自己對食物過敏。 此研究一共調查了美國40,000多名成年人,發現大約10%的人對一種或多種食物過敏。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19%的受試者表示他們對某些食物過敏,即使他們沒有經歷過食物過敏通常...

閱讀詳情 »

一月正值萬物蟄伏、草木凋零的冬季,這個時節陽氣衰微,連帶造成人體免疫力降低。此時,最適合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蓬發做好準備。雲門教室研發長謝明霏表示,順應季節,每個人最好做到三少三多:「少躁動、少喧譁、少生氣;多睡眠、多暖背、多平靜。」藉由身體律動,從頭到腳內運外動,由內而外來呵護身體。  冬季暖身運...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每到流感季節,有些家庭會選擇盡速接種疫苗,有些家庭則不。不願意或認為不需要疫苗的家庭可能是以為流感只是「稍微嚴重一點的感冒」,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疫苗安全研究所主任Neal Halsey博士卻警告 :「流感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嚴重且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甚至致命的疾病。...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如果你問美國和台灣的孩子,最害怕去醫院的原因是什麼,他們多半會回答是害怕打針。這種[打針恐懼症]因為太普遍了,讓父母遲疑不決要不要帶孩子去注射流感疫苗,甚至其他必要的預防針。小兒科醫師已經發現,減輕打針的痛苦,不僅是幫助孩子,也幫助父母。 明尼蘇達兒童醫院開始沿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