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5要點注意 久咳胸悶速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要點注意 久咳胸悶速就醫

咳不停,可別以為是氣溫飄忽不定引起的症狀,若有出現咳嗽超過2周情形,應懷疑可能是肺結核症狀。空氣品質每況愈下,民眾應對肺結核保持警覺,早發現及早治療。醫師呼籲,民眾若出現2星期以上的慢性咳嗽、吐痰、疲倦、食慾不佳、貧血、體重減輕或在午後傍晚有發燒症狀,可能是肺結核,建議可至醫院進行胸部X光和痰液檢查,共同終結肺結核。

高達8成結核菌會形成肺結核

烏日林新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曾瑞壯表示,結核菌可透過飛沫、空氣傳染,有高達8成會侵入肺部形成「肺結核」。臨床上會出現咳嗽、胸痛、食慾不佳等症狀。除了肺部外,病兆也常發生在心臟、腦部、頸部淋巴或骨骼。

一般人若是感染到結核菌,只有10%~20%會發病,不會立即出現症狀,結核菌會伺機而動,潛伏期時間因人而異,根據流行病學統計資料顯示,感染後多在1年至3年內或免疫力不好時發病,隨著時間的進程,發病機率逐年降低,但也曾遇過潛伏20年之久才出現結核症狀。

免疫力弱發病率高 這些族群要注意

曾瑞壯主任提醒,肺結核高危險群如糖尿病、塵肺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愛滋病、營養不良、老年族群、慢性腎衰竭等患者,因免疫力較弱導致發病率高,更有可能會引發敗血症或呼吸道衰竭等併發症,一不注意恐會導致死亡。

如果是結核病患者可接受抗結核藥物的療程,目前以四合一藥物治療為主,視病情狀況最快只要半年就能完治,也可延長至9個月,治療過程中避免中斷治療或不規則服藥,以免產生抗藥性導致治療困難,甚至出現無藥可醫的窘境。曾瑞壯主任建議,結核病患者與一般民眾在生活上要特別注意的5大要點:

1) 每天更換口罩/

建議抵抗力比較差、常常感冒的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戴上口罩,每天都要更換或清洗口罩。

2) 打噴嚏摀口鼻/

養成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帕、衛生紙摀住口鼻的好習慣,尤其是結核病患者,可避免細菌散播傳染給更多人。

3) 密閉空間少去/

減少去密閉、通風不良空間如:KTV、電影院等等,避免感染到結核菌。

4) 每年接受檢查/

建議定期至醫院接受X光檢查,及早發現有無肺結核。

5) 勤洗衣物床單/

針對結核病患者,使用過的衣物、床單要勤加清洗,也可置於陽光下曝曬6至8小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因應冷天氣來襲,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血壓監測、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外,「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適時增添衣服,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確實做好保暖措施,以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 禦寒...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一名80歲老奶奶,因為工作因素,長達25年時間幾乎每天搬重物,導致駝背、膝蓋彎曲變形,身高還縮水5公分,變成146.3公分。經過醫師診斷,其他一種矯正姿勢的方式,就是進行「靠牆運動」。每天靠牆站,從頭到腳拉長身體,並保持挺直,3個月的時間,姿勢改善、腰痠背痛的問題也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牛蒡為藥食兩用植物,其根部具獨特的香氣和豐富的口感,所富含的粗纖維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毒素、廢物在體內積存,達到清除體內雜質藉此改善血管阻塞、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治療代謝性疾病如明顯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的功效,牛蒡在中醫臨床使用上有疏風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期高以翔猝死,讓人心碎。那麼完美的人因某些因素離開了人世。在每個人都為這個意外惋惜之時,卻因為媒體不間斷的報導,讓很多的孩子從電視上接觸到「死亡」兩個字。 『爸爸,什麼是猝死啊???』『爸爸媽媽,天堂離我們很遠嗎?我可以去天堂看看嗎?』『阿嬤,我會死嗎??我不要死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