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7旬翁肺癌無法手術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救命

7旬翁肺癌無法手術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救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72歲的李先生是個老菸槍,幾年前走路、爬樓梯開始越來越喘,診斷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俗稱肺氣腫)。今年一月進一步檢查發現,肺部有2.1公分的腫瘤,由於肺功能太差不適合開刀,醫師建議接受「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控制癌細胞並持續回診追蹤。

不適手術、麻醉者 可以放射療法代替

台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常佑康醫師表示,早期肺癌的治療,手術仍是第一線的治療原則,但若病人的身體狀況不適合麻醉、手術,心肺功能不佳或腫瘤位置太危險等高風險者,可選擇放射治療為替代療法。

傳統的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療程大約7週、總共35次,每次劑量1.8~2格雷(Gy)。針對原發性早期肺癌,無淋巴轉移及單一病灶的患者,健保署自104年2月起給付「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屬於高劑量、治療次數少的治療方式,可大幅縮短療程並提高治療效果。

首先在電腦斷層模擬定位攝影時,透過壓迫橫膈膜減少腫瘤的移動,接著每一次治療前以即時2D影像及電腦斷層執行影像導航,校正擺位誤差,精準的定位後,以銳速刀技術治療局部腫瘤。常醫師說,此療法將每次劑量大幅提高到10~12格雷(Gy)以上,只需5~6次治療,2週內即可做完療程。由於定位精準,劑量提高,腫瘤控制的效果會比傳統療程更好。

腫瘤控制率達9成 持續追蹤更重要

常佑康補充,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適用於小於5公分及沒有淋巴轉移,不適合手術的早期肺癌患者,以及不適合接受血管栓塞,或電燒灼治療的原發性肝癌及肝內膽管癌的患者。

常佑康醫師說,此療法在不適合手術的早期肺癌的患者,治療效果和手術一樣,局部腫瘤控制機率大約是9成。治療後大部分病人會出現輕微局限範圍的放射性肺炎,少數病人出現肋骨疼痛之副作用。至於腫瘤大小超過5公分,或較晚期的患者,可考慮先接受化學或標靶藥物治療使腫瘤縮小,再評估是否接受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或是略為調整劑量與治療次數。

他強調,不論何種治療方式,都必須留意復發的問題,患者結束療程後仍需持續回診追蹤,以電腦斷層或適當檢查評估治療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早上七點起床,頂著一頭毛躁的頭髮,帶著一雙無神的眼睛,拖著沉重的步伐到廚房準備一頓早餐,好餵飽家中的小孩,再送他們去上學。看著小孩的背影走入學校後,立即加緊腳步,準備趕往公司,因為再差個幾分鐘,就要遲到!  在台灣,約有兩百七十四萬的職場媽媽,必須面對家...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多數女性經期來時,會出現經血量太多或太少、月經週期不規則、下腹疼痛腫脹,常感覺到頭暈、臉上長出青春痘等。很多人將這些不適現象,歸咎於「經前症候群」,事實上,卻可能是骨盆腔內腫瘤所引發。而最常見為子宮肌瘤,常發生於35至50歲或更大年紀,佔所有女性3成以上,50歲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國健署4月份公佈2012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國人罹癌人數增加,尤其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發生首位,發生人數創新高達1萬多人,每天約28名婦女罹患乳癌,且每十萬人口年齡標準化發生率高達65.9,較十年前的40.6人,增幅達62%,面對如此高發生率的事實與增加速度,台...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多數民眾習慣以茶來代替咖啡,作為一日之際的開端,且提到茶,大家想到的功效,不外乎就是去油解膩、提振精神等,但事實上,日前卻有項最新研究發現,不管是喝紅茶還是綠茶,都可增加記憶力、抗氧化、抗發炎,由此可見,只要多喝茶好處數不盡。  類黃酮 可抗發炎、改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