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FAT話連篇/薑母鴨、羊肉爐 4招吃補不吃胖

FAT話連篇/薑母鴨 羊肉爐 4招吃補不吃胖

圖說:,吃上一餐的補鍋,起碼會攝取到600以上的卡路里,但稍加不控制,吃進上千卡、甚至攝取一天所需的熱量。(擷取自flickr,作者anion)

欣傳媒 | 尤滋滋

冬令進補,正所謂補得好,讓你整個冬天不怕冷!冬天冷吱吱,寒流一來,氣溫立即降到10度左右,愛呷ㄟ尤滋妹腦袋立即連線到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冬天那麼冷,當然要犒賞一下自己的五臟六腑,也順道活化活化自己的氣血。

哇!這一鍋鍋料豐味美的大補鍋,讓人停不下筷子,但…享受之餘,也要有清楚ㄟ腦袋瓜,不然你的好身材就真的「回不去」了。基本上,吃一餐的補鍋,起碼會攝取600以上的卡路里,但稍加不控制,吃進上千卡,甚至一是天所需的熱量,都是常有的事,這樣吃下去,肥胖離你不遠處、疾病也來say hollo!吃的飽不如吃的巧,正確的食補讓你補健康也補的苗條。

高纖蔬果好清爽 墊胃助消化

蔬菜絕大部分脂肪、蛋白質及醣類含量均不高,也不易引起肥胖,是維持身材的健康食品。蔬菜內含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因此飲食時可先吃青菜,待半飽時才吃肉或其他火鍋料,可以防止過多的食物入口。

蔬果有豐富的纖維質和維他命,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有助於脂肪與膽固醇的消解,進而減少發生心臟血管病變。因此,一般在吃補鍋時,可以搭配新鮮蔬菜如高麗菜、紅白蘿蔔、番茄、金針菇、綠色青菜等,以及水果,除了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增加纖維素,幫助消化外,還可以降低進補的燥熱。

聰明選肉類 去皮去油去熱量

吃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這一鍋一鍋香氣十足、料豐味美的大補鍋,實在令人食指大動,各種肉類噗通噗通全丟下鍋,全部融合在湯裡,小心整鍋變成高油、高膽固醇、高熱量的大油鍋。

要健康、要腰瘦,就不要嫌麻煩,肉類下肚前,去皮去油,可大大降低熱量,或是選擇脂肪較少的白肉、海鮮,建議多選擇魚類,魚類本身油脂低,還富含營養素,不但可以降低熱量的負擔,還可以補得頭好壯壯。

鍋底像大油鍋 這樣喝就對了

寒流報到,天氣冷颼颼,腦還裡不禁浮現一碗碗暖呼呼的湯品,但看似清透的高湯,其實在食用的過程中,各種肉類、火鍋料等食材油質就會融入湯中,高湯內混合大量的油脂、鈉及普林,喝下肚不但無法補身,還可能引發肥胖、高血壓、痛風等毛病。

想喝高湯,可在食材還未丟下鍋前,先品嘗鍋底最原始的清甜味,這時候也最沒負擔,另外一開始可先加入油脂含量少的新鮮蔬菜、番茄、菇類、豆腐等等,至於富含油脂的各式肉品及雞、鴨類,在下料前,先除去油去皮以避免食材的油脂增加高湯的熱量,煮好的高湯也撈起上層的浮油,都能降低鍋底的熱量。

掌握熱量 讓你胖不起來

吃頓補鍋難免會吃過量,但要如何避免肥肉上身呢?那就得靠三餐的熱量規劃,如果知道當天有要吃羊肉爐、薑母鴨等補鍋時,那另外兩餐就要吃少一點,才能儘量平衡三餐的熱量,再適時搭配運動,就不用擔心愈補愈胖的問題嘍!

Fit Fit又Fat Fat,更多Fat言Fat語,請進「FAT話連篇」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216
相關文章
FAT話連篇/運動聰明吃 減肥效果加倍奉還
FAT話連篇/超輕鬆運動法II 慢慢的 減肥效果大
FAT話連篇/超輕鬆運動法 減肥還會變聰明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欣傳媒》《欣傳媒》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灣有一名年僅30歲的男性,生活壓力大、加班頻繁,習慣以咖啡提神,一忙下來即便有尿意也會憋著,長時間下來漸漸發現排尿變得困難,會陰部出現痠痛感,甚至還出現想尿卻排不出的窘境,趕緊就醫檢查,診斷結果為攝護腺發炎,得放置導尿管引流尿液,才得以讓病情緩解。替該名病患診治的台灣亞東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維哲表...

閱讀詳情 »

    有些人明明已經天天洗頭了,為什麼頂上還是搔癢不斷、「雪花片片」、頭皮甚至油到可以煎蛋了?小心!可能是脂漏性皮膚炎在作怪,如果放著不管或是使用錯誤的保養方式,當心使得頭皮受傷、毛囊受損,進而造成落髮、禿頭,不但影響美觀,還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讓人越來越沒自信,本期《醫美時尚...

閱讀詳情 »

“滾背”這個動作可以矯正脊椎,基於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體質也有差異,並非人人可以輕鬆“滾”,為求安全,再一次談談這個動作。矯正脊椎的方式很多種,此為其一,不吃藥、不打針,簡易可行。人體除了特定器官外,全部都受脊髓神經所支配,如果各個支配器官神經與脊髓...

閱讀詳情 »

全世界得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國際糖尿病協會去年10月宣布,這一數字已經達到2.85億,到了面臨失控的地步。中國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30年內翻了兩番,成為世界糖尿病第二大國。造成這种狀況的原因何在?美國《預防》雜志最近一篇文章指出,是因為大部分人沒有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血糖。其實,只要做到以下12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