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EST專欄] 運動不一定會健康?

運動,雖然是促進健康的重要方法,但是仍然看到有知名長跑選手死於心臟病變或是其他疾病。研究發現,每天跑8到10公里路的跑者,擁有強壯的肌肉、標準的體格、低體脂率,但是在中年以後經常有流行性感冒、關節痛、全身酸痛及高血壓等毛病纏身,原因就在於激烈運動在體內產生太多的「自由基」。

在激烈運動過程中身體組織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必須攝取大量的氧氣,參與體內氧化反應產生能量供應肌肉所需,但是約有6%的氧分子成為氧自由基,而氧自由基是體內自由基連鎖生成反應的主角,破壞細胞結構造成生理功能與新陳代謝的障礙。人體為了對抗自由基的破壞,利用體內的抗氧化劑,如S.O.D. GSH及其他的酵素,配合各種礦物質如錳、銅、鋅、硒或維生素C、E和麩胱甘肽等共同作用,代謝自由基。

 

抗氧化食物

由於運動員經常從事激烈運動,且經常暴露在太陽下,所以體內自由基含量會比一般民眾高,所以更應注意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不吸菸、不喝酒、作息規律且飲食均衡,多攝取含抗氧化成分高的食品和充分的礦物質,加上適量的補充抗氧化劑,避免因為激烈運動訓練造成的身體損傷。另外,上一篇文章提到的「身體狀態監控」,應該養成觀察紀錄身體狀態的習慣,注意是否經常感冒、持續性疲倦等過度訓練的徵兆,避免運動傷害、提升運動表現。

[EST專欄] 運動不一定會健康?

在日常食物中許多具有抗氧化成分,例如維生素C、E、ß-胡蘿蔔素、類黃酮和花青素等,茲簡單敘述如下:

  • 維生素C主要存在蔬果中,容易被高溫破壞,且溶於水,所以料理食應避免進泡過久及高溫烹調。
  • 維生素E常見於動物內臟及深綠色蔬菜及堅果類等食物,但因通常為膽固醇比例較高食品,要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 ß-胡蘿蔔素則是在深綠色或橙黃色食物皆可發現,其在體內會轉變成維生素A,大量進食ß-胡蘿蔔素的食物,黃色色素會沉澱於皮膚組織而使皮膚和眼睛呈現黃色,但不會影響健康,只要減量攝取一段時間即可逐漸恢復。
  • 類黃酮在體內與維生素E共同清除自由基,日常飲食中攝取豆類食物及豆製品,可以獲取天然類黃酮。
  • 花青素是植物產生紅、藍、紫色的天然色素成分,所以,櫻桃、番茄、紅葡萄、草莓和藍莓等都是天然花青素來源。

從事耐力運動訓練的選手,因為身體產生大量自由基,氧化壓力大,對於抗氧化物質的需求也遠高於衛生署每日建議攝取量,當從食物無法補充足夠抗氧化物質時,就需額外補充抗氧化劑。補充抗氧化物質有利於人體減少自由基的產生或加速其清除,以對抗自由基的副作用,延緩運動性疲勞發生和加快身體恢復。年齡大的選手比年輕者服用抗氧化劑效果更好。其中維生素C會隨汗水流失,所以要經常補充維生素C,減少疲勞累積、避免貧血,維持運動表現。

循序漸進且規律性運動,並適時經常性補充抗氧化物質,避免激烈運動產生的自由基傷害身體機能,運動就能提升身體健康、增進運動表現。

參考資料:《運動營養學》華格那出版,2007

 

跑步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http://www.sportsnote.com.tw/running/view_article.aspx?id=bda0f8e8-4645-469d-b6ae-448170f4dcde

相關推薦

【NOW健康 傅婷/台中報導】許多人追求一張白淨無瑕的完美臉蛋,若臉上出現斑斑點點實在很惱人。皮膚斑點又以肝斑最難處理,日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交通大學光電學院攜手進行臨床研究,證實皮秒雷射不僅能改善肝斑狀況,且能減少細紋及臉部發紅,該研究結果刊登於歐洲頂尖皮膚醫學雜誌《JEADV》。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您發現家中有沒吃完或過期的藥品,該如何處理呢?為了避免污染生態環境,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地彙整兩招數,讓您正確、輕鬆地清理家中剩藥。⑴ 如何決定藥品是否要丟棄?處方藥 — 應遵照藥袋標示或醫囑服用完畢,餘藥宜丟棄。◎處方藥是要經過醫師診斷病情後,才&n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美國電子菸近來爆發上千起急性肺損傷事件,有26人死亡,安全性備受質疑。台灣仍有許多民眾非法使用電子菸,參與紐約大學電子菸危害研究的陽明大學藥理所博士王湘翠指出,電子菸是否比傳統紙菸安全還難下定論,但一定對健康有害,動物實驗有致癌風險。北榮家醫科醫師賴志冠引南韓研究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腳趾甲底下黑黑一片,從甲母筆直往前延伸到盡頭,具有這樣特點,並不是灰指甲,而是皮膚癌死亡人數之冠-黑色素瘤。除了指甲,也會長得像普通的痣,往往容易忽略,因為突變率高,轉移能力強,治療有難度。台大醫院皮膚部廖怡華主治醫師表示,西方人黑色素癌較容易長在紫外線曝曬的皮膚之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