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虛是大事!補腎這樣小東西就能搞定

中醫理論認為:「腎氣足,百病除」。腎是人體最重要部分,是陰陽之根本亦是生命的泉源,腎氣不足,不僅早衰損壽,還會引發各種病症。那麼腎虛了,怎麼辦呢?中藥芡實被譽為「水中人蔘」,有健脾養胃,益腎固精的作用,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款芡實補腎湯(粥)的做法。

腎虛是大事!補腎這樣小東西就能搞定


1、蓮子芡實湯

食材:豬腱肉(400克)、豬肋骨(250克)、蓮子(適量)、芡實(適量)、薑片(適量)、水(適量)。

做法:

1、蓮子芡實用水泡洗好,姜切片。
2、豬腱肉切件,豬肋骨飛水待用。
3、取一湯鍋,加入適量的水和所有材料。
4、先是大火煲1小時。
5、轉小火煲1.5小時左右,煲至湯色濃濃的,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2、芡實豬肚湯

食材:芡實,蓮子,豬肚,枸杞,排骨。

做法:

1、蓮子,芡實,枸杞泡發待用。
2、把豬肚和排骨洗凈,分別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沸後撈起。
3、將豬肚和排骨先倒入煲鍋中煲半小時,然後再把其餘的材料一起倒入煲一個半小時,食用前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3、山藥薏米芡實粥


腎虛是大事!補腎這樣小東西就能搞定
山藥薏米芡實粥。(網絡圖片)


食材:山藥(400g)、薏米(50g)、芡實(50g)。

做法:

1、薏米和芡實洗凈後,用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
2、山藥去皮,切成薄片,放入淡鹽水中浸泡。
3、將浸泡好的薏米,芡實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大約30分鐘。
4、倒入切片的山藥,繼續煮20分鐘即可。

芡實的價值

古葯書中說,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據史料記載,芡實首見於《神農本草經》,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具有「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等作用。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到老年仍然身健體壯,面色紅潤,才思敏捷。據他在書中自述,主要得益於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天天食用煮熟的芡實。

腎虛是大事!補腎這樣小東西就能搞定
示意圖

蘇東坡對養生很有研究,著有《東坡養生篇》等書。他在養生之道中介紹吃芡實的吃法頗為奇異:取煮熟的芡實1粒,放入口中,緩緩含嚼,直至津液滿口,再鼓漱幾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實10-30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據說蘇東坡還極喜愛吃用芡實煮成的「雞頭米粥」,並稱之「粥即快養,粥後一覺,妙不可言」。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胃調養好才行。而芡實可調整脾胃功能,脾胃充實以後,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消化的補藥,人體就能適應了。

警惕!超過5個可能是腎臟出了毛病

1、每天早早的就醒了,沒多長時間又困了,返去睡回籠覺!

2、上樓梯,沒走幾層就氣喘吁吁。

3、跳十分鐘的健身操心跳加速,氣喘說不出話來。

4、腿向後踢是否觸到自己的臀部?彎腰向下手掌是否觸到地面?

5、連續走30分鐘感到非常的疲勞?

6、頭上出現了白頭髮,而且早上起來是發現枕頭上有很多頭髮,禿頂離你越來越近!

7、晚上起夜的次數增加,難過的是發現自己並沒有喝很多水。

8、失眠,晚上怎麼也睡不著,沉迷手機、網絡。

9、多夢,晚上清醒的次數的增多。睡覺了不停的做夢,跟演電影似的,早上也能記起來,小小的動靜就能把你從睡眠中喚醒,有時再難以入眠。

10、腰酸背痛脖子痛,天天做辦公室,也不幹什麼力氣活,卻整天覺得乏力、提不起勁、累得慌。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確定病例,為來自菲律賓馬尼拉27歲男性,9月16日與另3名友人來台旅遊,個案自桃園機場入境時因發燒症狀遭檢疫人員攔檢,於18日確診感染茲卡病毒,依個案潛伏期活動史研判感染地為菲律賓。衛教個案 啟動防治措施衛生局接獲通報後即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尿病友好消息來了!「台灣糖尿病之父」林瑞祥教授,將於每星期四舉辦「初診團衛」,邀請新看診或是準備來看診病友免費參加,有興趣者請盡快預約報名。三堂糖尿病課程 教病友認識「初診團衛」總共有三堂糖尿病課程,包括「認識糖尿病及控制目標」、「學會自我監測血糖」及「穩定血糖飲食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雷射近視手術後,度數會不會回來?」,近視族為了擺脫戴眼鏡的不便,才會選擇接受雷射近視手術;不過,往往會擔心術後度數回退的問題。眼科醫師表示,雷射近視手術越來越精進,例如今年引進台灣的新式TransPRK角膜表層屈光雷射手術,可保留較多的角膜厚度,將大幅降低度數回退及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幾歲年輕人通常是體力最好的時候,相約打球、瘋路跑,運動傷害在所難免;但是要小心,若是有手腕、腳踝疼痛,可別輕忽,可能是罹患了骨科界少見的「骨巨大細胞瘤」!醫師提醒,骨巨大細胞瘤常發生於20-40歲年輕族群,雖然為良性腫瘤,但腫瘤不但復發率高,也有轉移的風險,若不積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