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全球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屢創新高,做好防疫配戴口罩,已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習慣,於此同時也間接降低醫院患者疾病交叉感染的風險機會。新店耕莘血液腫瘤科歐偉仁醫師對此表示,特別是好發於老年人的多發性骨髓瘤,首須注意的就是避免感染,因為疾病...
閱讀詳情 »孔白桃
寒流接力襲台! 機車族這些部位保暖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1月12日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及輻射冷卻影響,各地天氣寒冷,今年寒流再三襲台,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持續提醒民眾注意保暖,特別是長者、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做好防寒措施,以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之急性發作,千萬別輕忽低溫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機車族要保暖 注意...
閱讀詳情 »全台最「挨凍」是機車通勤族! 衛福部發警示強風恐害體溫流失過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寒流接力發威,在台灣,最「凍」的絕對是機車通勤族了,不但得忍受低溫,還得抗抵車速帶來的冷風侵骨,如何保暖,其實可以從衣著下手!衛生福利部國健署今(11)日就發出警示,建議最外層可選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等外套,注意四肢保暖(如穿戴手套及襪子等)及頭頸部保暖(穿戴圍巾和口罩...
閱讀詳情 »抗寒取暖NG行為 醫師 消防博士這樣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台急凍,各縣市猝死、中風、車禍,取暖不當造成火警、燒燙傷及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層出不窮;民眾為了達到抗寒目的,選擇各種方式保暖、取暖;但是,警消、醫師警告,不當抗寒取暖的NG行為,反而容易被高溫燙傷、低溫燙傷,甚至引發火警而造成憾事。保暖NG行為 小心危險上身抗寒取暖方...
閱讀詳情 »天冷心臟病 中風發生機率高! 一次了解兩者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東北季風一波波到來,有寒流或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各地氣溫明顯下降。防寒衣物不可少 防疫口罩要戴勞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呼籲,民眾參加出遊活動時,建議穿著保暖衣物,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以多層次穿...
閱讀詳情 »日本首都圈頒"緊急事態宣言" 東奧再陷危機
日本東京昨天的確診人數破紀錄,讓首都圈再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疫情壓不下來,讓東京奧運的舉辦,持續受到質疑。不過首相菅義偉指出,日本將在二月底展開疫苗施打,屆時應該能改變國人想法,支持奧運如期舉辦。日本東京7號的確診數達到2447例,不但破紀錄,而且還是首度單日突破兩千,也讓首都圈再度進入緊急事態...
閱讀詳情 »【名家論壇】蕭乃彰 再生醫學之自體免疫疾病的細胞療法:「間質幹細胞」有助調節紅斑性狼瘡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之發炎反應
蕭乃彰博士/蕭中正醫療體系營運長、美國波士頓大學M.D., Ph.D.、再生緣生物科技獨立董事 廖可熏博士/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博士、再生緣生物科技研發部專案經理 認識自體免疫疾病 免疫系統異常會導致免疫系統異常低活性或過度活躍。在免疫系統過度活躍的情況下,身體會攻擊並破壞其自身的組織(...
閱讀詳情 »快新聞/1例英國變種病毒案「使用呼吸器中」 張上淳:該案本身就有危險因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公布,台灣目前新增2例英國變種病毒,為先前倫敦返台班機的一英籍旅客案793,和英國籍70多歲男性案799。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目前累計4例英國變種病毒個案,其中1例為重症,正在使用呼吸器,不過該案本身有危險因子,分別為高齡、有心臟血管疾病、肥胖,「本來就...
閱讀詳情 »快新聞/放寬解隔離標準! 張上淳:Ct值34培養不出陽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放寬解隔離標準Ct值,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從國內外資料證明,Ct值大於等於34,就培養不出陽性病毒,因此專家小組已達成共識,未來確診者只要驗出一次陰性及一次Ct值大於34,就能解除隔離。指揮中心目前正在行政處理中。指揮中心下午召開例行疫情記者會,張上淳說明台灣武漢肺炎...
閱讀詳情 »度數從350飆破1100度! 當心「藥物過敏」嚴重恐失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8歲黃先生日前與朋友相約爬山,服用半顆高山症藥物後開車前往約定地,路途卻發現無法明辨儀表板上的數字,想著應是夜色昏暗不疑有他,翌日清晨又服下半顆藥物,爬山過程視力越漸模糊,又歸咎為疲勞所致,直到下山就醫發現,近視度數由350度飆升至1100度,醫師判斷是對高山症藥物中...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