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專家問答集】 萊克多巴胺毒嗎? 安全劑量上限多少? 人體是否能代謝? 招名威教授專訪解析

【專家問答集】 萊克多巴胺毒嗎? 安全劑量上限多少? 人體是否能代謝? 招名威教授專訪解析

一、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目前作為哪些用途?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原先的研發目的,是作為氣喘藥物使用,但在臨床試驗階段發現其藥物效不符預期,無法通過相關法規上市,而發展出為畜牧業飼料添加之用。

20世紀時期,美國公衛單位發現該國人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當高,可能與肥肉中的飽和脂肪有關,而美國大眾多以牛肉、豬肉、火雞肉為主食,因此必須尋找適當方法,降低民眾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問題。

在飼養機構的實驗中發現,萊克多巴胺能增加肉品中的蛋白質,並減少脂肪比例。於是藉由在飼料中添加萊克多巴胺,提高牛肉、豬肉、火雞肉的蛋白質比例,調整食用肉品的營養成份。目前,萊克多巴胺僅允許作為飼料添加物使用。

【專家問答集】 萊克多巴胺毒嗎? 安全劑量上限多少? 人體是否能代謝? 招名威教授專訪解析

二、萊克多巴胺對生物有毒性影響嗎?

美國針對萊克多巴胺曾進行臨床前試驗及人體試驗,實驗結果顯現,在濃度極高的劑量之下,萊克多巴胺確實會造成不良反應。

從人體實驗的數據觀察,在「注射」5毫克濃度的萊克多巴胺時,會有手抖、心悸、心律不整等反應,但並沒有致命性的危險。事實上,目前尚無任何研究傳出因高劑量萊克多巴胺而致死之案例。

不過,科學研究必須設定極端值,才能定義物質的合理使用範圍。雖然在高劑量的萊克多巴胺作用下,確實有出現不良反應,也因此能夠界定合理、安全的使用標準。

【專家問答集】 萊克多巴胺毒嗎? 安全劑量上限多少? 人體是否能代謝? 招名威教授專訪解析

三、萊克多巴胺是否可經由代謝排出體外?

萊克多巴胺具有水溶性特質,意思是和維他命C一樣,在身體內的代謝速度非常快,平均24小時內,人體能夠代謝95%的萊克多巴胺。也就是因為容易代謝,萊克多巴胺作為氣喘藥物的藥效才會不如預期。

 

四、萊克多巴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物嗎?

萊克多巴胺在合法、安全劑量之下,並沒有致毒性疑慮。探討添加物的安全性問題,必須回到它的化學物本質。如前所述,萊克多巴胺具有水溶性特質,人體代謝容易,累積量較低,在累積風險不高的情況下,毒性疑慮自然落在更低的範圍。

【專家問答集】 萊克多巴胺毒嗎? 安全劑量上限多少? 人體是否能代謝? 招名威教授專訪解析

五、萊克多巴胺容易累積在動物內臟?

萊克多巴胺確實會累積動物在內臟中。以比例而言,累積在內臟的量比肌肉高出4倍。因此,國際規定萊克多巴胺殘留量時,內臟部位是以40ppb為限,肌肉部位則是10ppb。為避免攝取超標,食用內臟建議限量是肌肉的4分之1。不過,臺灣並沒有開放進口動物內臟。

 

【專家問答集】 萊克多巴胺毒嗎? 安全劑量上限多少? 人體是否能代謝? 招名威教授專訪解析

六、萊克多巴胺是否有安全攝取限制量?

以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而言,殘留量低於10ppb才符合標準,換算成ADI「每日最大攝取量」,成人每餐以每公斤/1微克為限,60公斤的成人一餐可攝取量是60微克,約等於6公斤豬肉;豬肝或內臟部位則是每公斤0.25微克(殘留量標準為肉品4倍),每餐攝取動物內臟1.5公斤以上,萊克多巴胺才會超標。

另外,須強調萊克多巴胺是水溶性特質,以臺灣平民美食「豬肝湯」為例,殘留在豬肝中的萊克多巴胺會溶入水中(編按:臺灣目前沒有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動物內臟進口),因此計算標準要將1.5公斤的豬肝與湯全部喝完才會超標。

【專家問答集】 萊克多巴胺毒嗎? 安全劑量上限多少? 人體是否能代謝? 招名威教授專訪解析

七、萊克多巴胺開放是否會影響臺灣食品安全問題?

萊克多巴胺在合法規範下,並不會造成任何食安風險。它並不像塑化劑或戴奧辛等毒物屬於會造成重大傷害的化學品,即便是有毒物質也都設有安全規範。總的而言,萊克多巴胺含量只要在安全範圍內,不會造成身體影響,更非如網路謠言所說,會對食用者產生神經毒性,在動物前試驗和臨床試驗中都沒有看到這種情況。

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影響較大的是貿易層面,包括是否影響豬農生計等問題。臺灣作為自由貿易市場,開放肉品進口對應的是消費市場區隔,有些族群喜歡脂肪較多的肉品,也有民眾偏好脂肪較低的肉品,端看大眾是否買單。相反地,「萊豬」如果不開放進口,是否影響臺灣與美國其它貿易層面合作,就需要政府及全民審慎思考。

再從國際貿易而論,肉品外銷時,出口國必須提交抗生素、動物用藥、生菌數以及萊克多巴胺殘留量等檢驗報告,符合進口國規範才准進口。因此,最重要的關鍵是主管機關是否以科學數據為把關標準,保證肉品中的萊克多巴胺殘留量合乎規範,那麼基本上「萊豬」的開放與「萊牛」並無二致,殘留量皆是以10ppb為限,已能最大保障食品安全。

【專家問答集】 萊克多巴胺毒嗎? 安全劑量上限多少? 人體是否能代謝? 招名威教授專訪解析


你可能有興趣

 

 

相關推薦

如果你去醫院看病,甚至因為病情較重需要住院,你可能會發現,雖然醫院有很多地方都已經電腦化,但醫護人員還是常常拿著紙本資料或是實體的 X 光片在診斷。事實上,透過穿戴式的智慧眼鏡,很快地醫護人員就可以拋棄笨重的電腦與紙本資料,只需要在眼前用手比畫一下,就可以知道你的血壓心跳有多少,斷掉的骨頭接好沒。 ...

閱讀詳情 »

這兩天台灣進入新一波低溫天氣,也預告北半球的季節性流感即將到來。疾病管制署表示,十月一日開打的公費季節性流感疫苗還有約 27 萬劑可以接種,請民眾把握機會。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每年12月底至隔年2至3月是流行高峰期。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最新的監測彙整資料顯示,兩週前的北半球各國包括加...

閱讀詳情 »

近日氣溫大幅下降,H7N9 禽流感的歷史好發季節也將於下週開始,與台灣交流頻繁的中國大陸地區入秋以來已陸續出現 8 例 H7N9 流感確定病例,旅遊疫情建議新疆、江蘇、浙江、廣東皆為第二級:警示(Alert),疾病管制署表示民眾應開始提高警覺,計畫前往中國大陸的民眾,務必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接觸禽...

閱讀詳情 »

南台灣登革熱疫情持續下降,上週新增病例數已跌破一千,不過仍有一位台南市女性因病情較嚴重的登革出血熱而死亡,特別的是,她只有 39 歲,且沒有慢性病史,醫師表示與多數案例相比較特殊,請民眾不要大意。 上週(11 月 25 日至 12 月 1 日)共新增 885 例登革熱本土病例,較上週減少近兩百例,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