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免上網搶了!11/25起全面開放醫院診所免預約接種 混打族也適用

【有影】免上網搶了!11 25起全面開放醫院診所免預約接種 混打族也適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15期今(23)日開放預約,11月25日起開打,而為了更便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也宣布,開放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安排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增加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接種間隔至少8周以上民眾,第二劑接種BNT或莫德納疫苗;只要是有混打意願的民眾,無論是已意願登記混打或尚未意願登記,均可前往接種。

陳時中表示,針對有混打意願的民眾,無論是已意願登記混打或尚未意願登記,現在都可以前往地方指定、安排的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接種,不過,各縣市實際實施時間及提供混打廠牌可能不同,仍請依各地方衛生局後續公告為準。如果已經到預約平台預約接種的民眾,也請依預約時間準時前往接種。

至於明年規畫開打的第三劑,是否也會開放民眾免預約接種?陳時中說,會視這一段時間的運作情形再來評估,目前國內採預約平台、地方造冊以及免預約到醫療院所接種三軌,未來應該也會是以多管道的可能性比較高。

指揮中心指出,第一劑接種AZ COVID-19疫苗、第二劑接種mRNA疫苗者,其不良反應發生機率及嚴重度較兩劑接種同一廠牌者高,請於醫師評估後再接種;另籲請接種單位或地方政府衛生局如接獲相關不良反應事件通報,亦請儘速依循相關作業進行追蹤關懷,以利及時掌握。

指揮中心提醒,關於18歲至未滿20歲之民眾,如自行前往接種,請持家長簽具之意願同意書,若由家長陪同前往接種,請本人與家長於現場共同簽署意願同意書。此外,10月1日起亦開始接種流感疫苗,依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應與COVID-19疫苗間隔至少7天,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第二劑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本土+0、多7境外移入 4男3女從6國來台就有「6例突破性感染」

登山潮最怕蜂螫 急診醫教你遇「過敏性休克」如何保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台中市北屯區首次出現鼬獾確診狂犬病!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共檢測15例樣材,其中2例來自南投縣國姓鄉及台中市北屯區的鼬獾確診為狂犬病,案例發生地區增為9縣市48鄉鎮,感染動物種類仍以鼬獾為主。 疫情截至9月12日止,已檢測食肉目野生動物544例,共130例鼬獾確診感染狂犬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洗腎也能趴趴走!洗腎病友常認為每2至3天就回醫院洗腎,無法遠行旅遊,而自我設限成為宅男宅女;不過,醫師表示,腎友可透過腹膜透析治療,不但換液時間可彈性調整,飲食限制也較少,只要做好旅遊期間的換液照護,其實可以全世界趴趴走。 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全台約有7萬名洗腎者,每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藝人郭人豪上週傳出涉嫌吸食大麻,引發各界關注!不過您相信嗎?台灣吸毒人口年輕化、普及化的情況,恐怕遠超過您的想像!調查顯示,29.3%吸毒者首次嘗試毒品的年齡是在國中一年級,且有將近66.7%的吸毒場所是在家中。種種數據顯示,青少年吸毒情形日益惡化,因此,亞東醫院成立北部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不出門就不會感染輪狀病毒?一名1歲5個月的男童,母親鮮少帶出門,某日寶寶卻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家長帶男童到診所就醫,醫師以為感染腸胃炎,僅開藥並告知多休息即可;不料,數日後,腹瀉和嘔吐情形更加嚴重,甚至每晚頻率高達10次以上,導致嚴重脫水,進一步到醫院檢查,才確診為感染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