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用開刀也能告別狐臭「清熱利濕」的飲食準沒錯

不用開刀也能告別狐臭「清熱利濕」的飲食準沒錯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狐臭,在中醫的理論上,與「濕熱」體質有關。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師陳中奎表示,有狐臭的病人,通常是濕熱淤積,其中「濕」表示整個體質在排濕、或調控水的方面較差,另外也會伴隨腸胃功能不好,也就是「脾胃虛」,更容易「吸濕」,導致經常腹脹、食慾不振,或排便濕黏馬桶、排不乾淨,頭暈、容易疲倦及中暑。至於「熱」,則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會導致「陰液」耗損,產生「熱氣」,像是口乾舌燥、汗味重,皮膚可能會產生紅疹搔癢、感到心煩氣躁等。

中什麼是「陰液」?在中醫理論分為陰與陽,陳中奎指出,其中「陽」指的是肉眼不見的「氣」,而「陰」指的是看得見的血液、關節液、口水等等,因此,有些熬夜的人,會感到喉嚨、眼睛乾澀,甚至引發狐臭,皆是因「陰液」耗損不足。

西醫開刀除頂漿腺  中醫則從體質根本調理

陳中奎說明,在西醫方面,造成狐臭氣味的汗液是「大汗腺」,也就是「頂漿腺」所分泌,另外「小汗腺」則是分泌「水」。其中以遺傳性居多,尤其女生比男生多,也經常會發現小朋友在國小五、六年級、進入青春期時,由於荷爾蒙分泌,促使汗腺成熟,漸漸冒出狐臭味。而到了更年期,由於荷爾蒙分泌不再旺盛,才使得汗腺萎縮、狐臭味消失。

在西醫認為,吃刺激性且精緻食品會導致腋下氣味更濃,例如油炸類、辣椒、大蒜、咖哩、鹹酥雞、烤肉串等等,其實攝取這類食物,等同於中醫理論上,造成體質「濕熱」的飲食,陳中奎建議狐臭病人要少攝取烤、炸、辣、精緻類食物,並多喝水,攝取足量的水分有助於稀釋汗水,使氣味不會太過濃烈。另外,陳中奎也建議,平時要保持乾淨、有汗盡量擦乾,並刮除體毛,以防悶住導致濕熱感更重,降低味道濃厚度。

以西醫來說,根治狐臭的方式,大多是利用手術將頂漿腺摘除,不過以中醫而言,則是從飲食、體質調理下手,減緩味道。並且,可以再多吃一些有助於「清熱利濕」的薏仁湯、決明子茶、冬瓜湯。而脾胃虛的人,需要健脾胃,例如四神湯、六君子湯,可同時讓脾胃功能更好,另外,生食類,生魚片、生菜沙拉少攝取,以及瓜果類、冰品等偏寒的食物少吃,若要吃水果,蘋果、芭樂屬於平性可以食用。

喝這款中藥茶  緩解狐臭

陳中奎醫師推薦民眾可運用中藥材泡製成茶飲飲用,可清熱利濕、緩解狐臭:

黃耆               一錢

炒過的決明子 三錢

荷葉               一錢

紅棗               二、三顆

四者搭配混在一起,加入熱水沖泡成茶飲即可

【延伸閱讀】

腋下多汗症+狐臭 「非侵入式微波熱能治療」改善

腳癢難受抓不停! 皮膚科醫師教你辨別「香港腳&汗皰疹」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6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喜歡造型求新求變,時常跟流行從「頭」開始打造新造型,染髮變色是變化外型、轉換心情的最佳選擇。但染髮劑多由化學成分組成,不當使用或不合格產品所引發之問題時有所聞。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07年2、3月執行染髮劑抽驗專案,共抽驗1市售染髮劑5件產品,送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醫事檢驗學會日前主辦「精準醫療檢驗品質與管理論壇」,吸引來自醫學檢驗、生技產業領域及主管機關代表約兩百餘人參與,共同研討全球精準醫療之發展趨勢、政策法規、檢驗品質、產業脈動等四大面向。與會各界對於精準醫療所涉及之政策、法規、醫學實驗室認證以及生技產業之連動發展,均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齲齒是學童罹患率最高的口腔疾病!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一般2-3歲的小朋友蛀牙率約31%,到了6歲時蛀牙率增加到79%,而患有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的小朋友則因不懂刷牙技巧,蛀牙率更可高達約95%。為降低學童齲齒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將舉辦6-12歲學齡兒童免費塗...

閱讀詳情 »

俗諺:「女人的命運,頭髮來改變」。中醫認為,狂掉髮、冒白髮,可能是「腎虛、血虛」,建議應多吃黑色食物「入腎氣」,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或是生理期結束後,適量補充紅棗、枸杞「補益精血」,防止掉頭髮與預防白髮生成。 中醫師吳明珠指出,頭髮不只是外貌一部分,更代表健康的重要指標。門診常發現不少女性,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