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牙蛀掉不用治? 錯誤觀念要不得!醫破解迷思

乳牙蛀掉不用治? 錯誤觀念要不得!醫破解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孩子在乳牙時期的口腔照護只要打好基礎,就能幫寶寶養出一口漂亮的小貝齒;而懷孕媽咪則是在生產前,總會擔心自己準備的不夠。為此,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日前舉辦「媽媽嘉年華」,邀請小兒部醫師張雲傑及擁有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的助產師王淑芳,分別分享讓孩子擁有一口好牙的秘訣、嬰幼兒的營養需求與產前準備。

還沒長乳牙前就要清前口腔 蛀掉不治恐影響恆牙

孩子睡前的母奶會殘留在口腔,改變口腔內的菌,會增加孩子齲齒的機率。張雲傑醫師建議,寶寶在還沒長乳牙前,就要幫孩子清潔口腔,到了乳牙長出來後,就需要開始幫孩子做潔牙,包含用紗布清潔口腔、牙齦、舌頭及牙齒,隨著長出的牙齒變多,可以開始使用嬰兒牙刷、牙線,及教導孩子學習刷牙等等來維護牙齒清潔。

面對孩子乳牙蛀牙,有不少家長認為「乳牙還會換,何必去治療蛀牙?」張雲傑醫師指出,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孩子的乳牙蛀牙若放任不管,蛀牙菌會延著牙髓腔經過神經影響到正在發育的恆牙,使恆牙長出時,可能脫鈣變白,或是變黃、凹陷等等礦化不良現象,加上已蛀牙的口腔,細菌濃度高,也會讓沒有蛀牙的恆牙被傳染進而蛀牙。

「二要二不」小秘訣 助養出一口好牙

照顧孩子口腔健康遵守「二要二不」就能養出一口好牙。張雲傑醫師說,二要包含睡前「要刷牙」,一天至少刷兩次;要使用含氟牙膏並每半年塗氟及口腔檢查。二不有,「不要傷害牙齒」,少甜食、多漱口、不含著奶瓶或母乳入睡;「不要以口餵食」,家長們不要將咀嚼過的食物餵食寶寶,以避免將牙菌帶給孩子。

女兒兩個月大的陳先生表示,以前不知道寶寶沒有牙齒也需要做牙齦清潔,聽完醫師的說明,有很大的幫助,回家後會使用紗布幫女兒清潔牙齦;有著兩歲女兒及五個月兒子的林小姐說,自己很注重孩子的口腔健康,包含紗布清潔兒子牙齦、教女兒刷牙、定期塗氟都有做到,也會回去跟長輩宣導不要把食物咬碎給小孩子吃。

【延伸閱讀】

乾癬性關節炎治療副作用能避免! 醫師一語點破迷思

乳癌並非絕症 勿因害怕治療延誤病情

六旬翁反覆暈倒多次...醫植入「人體行車記錄器」發現心臟停跳原因

體態歪斜恐積久成疾,腰酸背痛 專家曝:足部「地基」不穩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9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統計,107年癌症死亡率胃癌在第7位。胃癌初期大部分都沒有明顯症狀,初期治療5年的存活率能有90%以上,但等到第3期就大幅減少至50%以下,復發機會也會上升。目前能早期發現的唯一方法,就是規律接受內視鏡檢查,假使發現食量突然變小,好像吃一點東西就會胃脹,恐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台灣許多大型典禮和集會活動紛紛取消。亞東醫院每年定期舉辦的「懷恩節」器官捐贈追思活動,為了讓許多想見到器官受贈者的器捐家屬如願,但又不能「逆時中」聚集人群,舉辦了台灣首次的線上直播「懷恩節」,讓許多器捐家屬能透過視訊,見到受惠於他們家人器官的受贈者,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107年度「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年報顯示,國人首次濫用藥物的年齡,以20~29歲的年輕人居多,約占44.7%,年齡不到40歲者超過90%。有鑒於毒品施用大多是年輕族群,主要習慣以網路、社群軟體與外界互動,食藥署特地規劃對新媒體(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1歲的傅先生,十年前因感冒、會喘,在參與廟會活動,突然感到全身無力,送急診時一度心臟停止跳動,經急救後甦醒,診斷為心肌炎與心律不整,需長期服藥控制。隨著心悸與喘的頻率愈來愈高,在醫師苦口婆心溝通下,總算同意以「3D立體定位儀器」做心房心博過速電燒手術,解決多年的心頭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