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有行動障礙症候群嗎? 快看看是否有這些現象

你有行動障礙症候群嗎? 快看看是否有這些現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或者家中成員,是否行走速度緩慢、握力不足,又或者時常跌倒,同時又相當肥胖呢?小心!若是有這些現象,很可能就是有行動障礙症候群了!

行動障礙症候群是骨折關鍵 身不由己對健康影響更甚

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理事長、基隆長庚醫院暨情人湖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陳芳萍表示,除家族遺傳、年齡增長外,肌少症、關節炎、肥胖症、肌力不足、跌倒都屬行動障礙症候群,而這些才是造成骨折的綜合因子;不僅會使生活品質下降,增加健康照護的成本,同時也會增加其他共病發生的死亡機會。

血糖控制不佳恐影響骨質

陳芳萍理事長說,骨鬆藥物發明20年至今,全世界的骨折盛行率卻沒有顯著下降,於是各界陸續注意到,還有許多骨折的危險因子容易被忽略,其中像是第一型糖尿病因缺乏胰島素,影響造骨細胞,骨質密度較差,發生骨鬆的機率更高;而二型糖尿病患者則因體重較重,骨密度也較同齡層高,發生脊椎或髖骨骨折風險相對較低。其他像是更年期婦女,雌激素減少,其代謝功能也跟著變差,因此亦是高危險族群。

失能也可能復原 全方位篩檢可預防

陳芳萍理事長也提到,目前針對行動障礙症候群的全方位篩檢,可透過骨質疏鬆症風險評估、肌少症風險評估、退化性關節炎風險評估、憂鬱症風險評估以及個人疾病等,一旦有四個選項符合,就屬行動障礙症候群。年齡愈高,失能風險也相對提升,因此預防及延緩失能更是急不可待,透過這樣的篩檢方式,不但能預防失能,早期治療也有機會讓失能復原。

運動即良藥 預防行動障礙症候群這樣動

為了提升民眾對行動障礙症候群的認知,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醫學會和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聯合舉辦「行動障礙症侯群全方位篩檢巡迴檢測」,深入各社區的里民中心和養護中心,進行全方面評估篩檢;陳芳萍理事長並建議,民眾在家可以準備兩瓶裝水的寶特瓶,將其握在左右手,接著原地踏步,當腳在踏步時可以增加骨密度;當雙手抬起時,肌肉就會受到訓練,以增加平衡;而寶特瓶則具有負重的效果,這樣全方位「保骨、強肌、活關」活動,將有助訓練身體機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7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春天來啦,有研究顯示在寶寶在春天的生長速度是秋天的2-2.5倍,4-5月的生長高峰期就要來了,寶媽們準備好了嗎,跟著小編一起做,這個春天讓寶寶猛長個。 長個食物光榮榜 寶媽們需注意,有些食品太小的寶寶不宜太早添加。 奶製品 奶中富含製作骨骼的養分物資——鈣,並且與蔬菜等其他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期韓國MERS-CoV疫情持續延燒,引起國內民眾高度關注,適逢暑假出國旅遊旺季,民眾該如何安心玩?醫師建議民眾,出國前應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建議接種疫苗、掌握當地疫情並做好防護,返國後自主健康管理,就可遠離傳染病威脅。國際間旅客互動頻繁,傳染病防治不可不慎。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衛福部公布今日(17)公布103年國人十大死因,103年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自殺繼99年連續5年退出十大。死亡率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與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此外,自殺居第11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隨著端午節到來,商家陸續推出各式粽子,但如何選才能吃得健康無負擔呢?醫師建議民眾,只要把握6大原則,包括一餐最多一顆粽子、減少調味料使用、控制熱量攝取、調整粽子食材、避免搭配含糖飲料,以及增加蔬果攝取量,就不怕腸胃鬧脾氣。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張安妮指出,糯米是粽子的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