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頸部脂肪肥厚嗎? 研究:雙下巴是血管疾病警訊!

你的頸部脂肪肥厚嗎? 研究:雙下巴是血管疾病警訊!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人都知道腹部脂肪、內臟脂肪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但國外1項研究發現,頸部脂肪也會引發心血管風險,也就是雙下巴肉多多,不僅身體發炎指數較高,心肌梗塞機率也較高。


雙下巴易出現心臟代謝疾病 研究發表在《國際肥胖期刊》


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肥胖期刊》,格拉納達大學(University of Granada)研究團隊以了斷層掃瞄分析139名年輕健康成人(68%為女性)身體脂肪分布狀況,研究發現,不管總脂肪、內臟脂肪多寡,頸部脂肪積累較多者,較容易出現更高的心臟代謝風險。


頸部脂肪組織(雙下巴和位於肌肉間和頸椎周圍的脂肪)屬於久坐年輕族群的肥胖、心臟代謝風險和促炎問題的重要因子。 該項研究第1作者Maria Jose Arias Tellez表示,過去研究證實,頸部脂肪的積累,如雙下巴或下顎部位,以及位於頸椎周圍的脂肪,與個人體重的增長或肥胖成正比。也就是說,雙下巴越厚實、肉多多,甚至肥到下垂,通常也較肥胖。


短頸症候群 易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


對於這項研究成果,國內減重權威專家祝年豐表示,下巴肉多多,就是醫學上所說「短頸症候群」,因為頸部脂肪過多,容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血液循環,就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專家說明,相較於腹部脂肪、內臟脂肪,國人較少關心頸部脂肪背後所隱藏的警訊,頸部肥厚、肉多多,也是肥胖及新陳代謝風險的一個重要體位特徵,民眾不可輕忽


祝年豐說,目前並無有效的方法消除頸部脂肪,因為無法針對頸部進行局部去脂的運動,建議有這方面困擾的人,應該想想自己是否過胖、需要減重,並遠離菸酒,並避免食用過鹹過甜的食物,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化療免疫系統受損最危險 中醫輔助修復減輕副作用
▸運動傷害當下冰敷?熱敷? 這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邁入30歲的輕熟女世珍,一直有著上半身易胖、腹部脂肪肥厚,以及沒有腰身的困擾,儘管年輕的時候比現在瘦一點,卻也同樣沒有腰身,曾經試著用運動減肥,可是老是瘦不到腰部,隨著年紀增加代謝變慢,擁有纖細的腰身似乎成為不可能的夢想。 開業整形外科醫師王祥亞表示,下半身、腹部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肥胖一直是國人困擾的問題,過胖的體重對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然而,有過想減肥卻減不下來的課題嗎?開業醫師劉明偉與中藥師張長生表示,這是因為國人不夠認識自己體質的關係。體質分為四大類:肥人痰濕、油膩停聚、便秘宿便、代謝循環不好,一但搞懂自己屬於何種體質,對症下藥便可達到減重的...

閱讀詳情 »

via 許多人都有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只吃菜不吃肉才會貧血。其實,不少植物性食物,不但含有鐵質、β胡蘿蔔素和其他養分,而且多半易於消化,很適合作為補血的食材。只要加以適當搭配素食,其實不用太擔心貧血的問題。 #‎南瓜‬:補血之妙品 被清代名醫陳修園讚譽為「補血之妙品」的南瓜,富含植...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秀枝報導】 嘉義中正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王民良將電腦視覺結合影像,與醫院合作研發出全台第一個醫療用的頭戴式眼鏡(見圖,中正大學提供),讓醫師進行手術時,能即時從眼鏡上看見X光影像,彷彿有透視能力般可以精準下刀,成功將數位化醫療搬進手術室。這項新技術不僅省下百分三十以上的手術時間,也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