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頸部脂肪肥厚嗎? 研究:雙下巴是血管疾病警訊!

你的頸部脂肪肥厚嗎? 研究:雙下巴是血管疾病警訊!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人都知道腹部脂肪、內臟脂肪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但國外1項研究發現,頸部脂肪也會引發心血管風險,也就是雙下巴肉多多,不僅身體發炎指數較高,心肌梗塞機率也較高。


雙下巴易出現心臟代謝疾病 研究發表在《國際肥胖期刊》


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肥胖期刊》,格拉納達大學(University of Granada)研究團隊以了斷層掃瞄分析139名年輕健康成人(68%為女性)身體脂肪分布狀況,研究發現,不管總脂肪、內臟脂肪多寡,頸部脂肪積累較多者,較容易出現更高的心臟代謝風險。


頸部脂肪組織(雙下巴和位於肌肉間和頸椎周圍的脂肪)屬於久坐年輕族群的肥胖、心臟代謝風險和促炎問題的重要因子。 該項研究第1作者Maria Jose Arias Tellez表示,過去研究證實,頸部脂肪的積累,如雙下巴或下顎部位,以及位於頸椎周圍的脂肪,與個人體重的增長或肥胖成正比。也就是說,雙下巴越厚實、肉多多,甚至肥到下垂,通常也較肥胖。


短頸症候群 易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


對於這項研究成果,國內減重權威專家祝年豐表示,下巴肉多多,就是醫學上所說「短頸症候群」,因為頸部脂肪過多,容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血液循環,就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專家說明,相較於腹部脂肪、內臟脂肪,國人較少關心頸部脂肪背後所隱藏的警訊,頸部肥厚、肉多多,也是肥胖及新陳代謝風險的一個重要體位特徵,民眾不可輕忽


祝年豐說,目前並無有效的方法消除頸部脂肪,因為無法針對頸部進行局部去脂的運動,建議有這方面困擾的人,應該想想自己是否過胖、需要減重,並遠離菸酒,並避免食用過鹹過甜的食物,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化療免疫系統受損最危險 中醫輔助修復減輕副作用
▸運動傷害當下冰敷?熱敷? 這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吃益生菌可以提升免疫力嗎?元老級抗衰老診所醫師柯威旭指出,免疫力講求的是平衡,根據現有益生菌研究,其可幫助增強宿主抗菌及抗病毒能力,促進免疫調節作用,和降低身體過敏反應的程度等。現代醫學已能根據個人基因與合適益生菌配對,進行「個人化」免疫益生菌,有助改善免疫失衡。免疫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一名二十歲男大生,困擾多年的異位性皮膚炎,因夏季悶熱流汗,導致皮膚搔癢、紅腫、嚴重發炎脫屑,不僅抓破皮膚,傷口流出組織液,還因此感染蜂窩性組織炎以及疱疹性濕疹,緊急住院一個多星期接受治療後才改善出院。後續醫師輔以新型生物製劑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病情獲得良好控制,順利回...

閱讀詳情 »

中秋節,又是烤肉、又是吃月餅,放假結束一量體重,總是胖了兩三公斤。 上班忙碌、回家帶小孩照顧家人,根本沒時間好好照顧自己。 面對自己越來越圓潤的身軀,產生深深的無力感。 此時,該怎麼做?   【低氘水,健康燃脂好幫手】 低氘水可顯著降低血脂,改善高脂血症時的凝血和纖溶系統功能狀態,具有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了激起大眾對人文及科學研究的關注與興趣,中研院今年推出「研講堂」,並於國立屏東大學盛大舉行,透過將平常研究室裡艱深的知識,轉化成易懂的內容,讓更多人理解科普新知外,也能進一步更了解中研院;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表示,研講堂代表的就是一種「厚科普」精神,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探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