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內痔嚴重度分級

內痔嚴重度分級

痔瘡是現代人很常見的問題之一,尤其長期便秘、缺乏運動、懷孕產後等都容易出現痔瘡。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一般來說,若痔瘡不痛不癢、不影響生活時,可無需積極處理,但若內痔脫出,甚至疼痛、流血時就建議積極治療為佳。

 

內痔嚴重度分級

 

內痔,指的是位於直腸齒狀線內的痔瘡;然而,內痔卻可能因為嚴重度不同而出現痔瘡脫出肛門口的狀況。柳朋馳醫師表示,內痔依照嚴重程度不同,臨床上可區分為4級:

 

內痔第一級:痔瘡仍在直腸內,未超過肛門口。

患者可能不會有明顯感受,可無需積極處理;此外,藉由多喝水、多吃蔬果或搭配痔瘡消腫藥物,可望能獲得改善。

 

內痔第二級:用力或解便時痔瘡可能會脫出肛門口,且會自己回縮。

柳朋馳醫師提醒,此類患者應多喝水、多攝取蔬果以保持排便正常,才能避免痔瘡問題加劇,亦可搭配用藥以改善症狀。

 

內痔第三級:痔瘡脫出肛門口後無法自行回縮,須藉由外力將痔瘡推回肛門內。

此類患者可能會有痔瘡出血的狀況,若因疼痛影響正常生活時,可諮詢醫師診斷後採用橡皮帶結紮使痔瘡自然壞死脫落。

 

內痔第四級:痔瘡完全脫出肛門口無法推回肛門內。

痔瘡脫出可能會伴隨有疼痛與出血的問題,也會對患者生活造成影響,建議可諮詢醫師診斷與治療方針。

 

痔瘡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肝膽腸胃科、直腸外科、家醫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柳朋馳醫師

 

延伸閱讀:

【為什麼懷孕容易長痔瘡?】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414

【改善痔瘡的方法】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423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內痔嚴重度分級

相關推薦

撰文:王儷玲 根據衛福部的推估,台灣需要長期照顧的人數在2026年將增加至77萬人以上,其中以65歲以上老人占最多數。台灣民眾平均需要照護的時間大約是8年~9年,每年照護費用約為60萬元,每人平均照護費用至少需要準備500萬元以上。但目前因照護人力嚴重不足,有近65%民眾須仰賴家人照顧。 再看衛福部...

閱讀詳情 »

網友把維基百科裡的武漢市改名為「新冠市」。(圖/取自維基百科) 優傳媒記者胡智凱/台北報導 大陸日前以防止污名化為由,禁止稱呼「武漢肺炎」,一律改稱「新冠肺炎」;有網友不滿此一決定,便把維基百科中武漢市條目改成「新冠市」,以示抗議。 儘管武漢肺炎的疫情已經相當嚴重,但大...

閱讀詳情 »

台灣宣布即日起提升港澳星泰旅遊警示。(圖/記者李英婷攝) 優傳媒記者李英婷/台北報導 國際間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台灣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宣布,提升香港、澳門旅遊警示為第三級警告,民眾應避免前往進行非必要旅遊。同時也提升新加坡旅遊為第二級警示、泰國則為第一級注意,暫不會限制民...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圍堵武漢肺炎延燒,有眼科醫師砸錢在報紙刊登半版廣告「建議政府將龜山島建設成防疫專區」,奇想引發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1)日從媒體口中得知此事,苦笑著回「建一個像惡魔島的地方」困難度高、效果也不見得好,但話鋒一轉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