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又見腸病毒害童雙腳無力住院! 今年重症3/4是5歲以下幼兒

▲又見幼童染腸病毒併發重症,請家長留意幼兒重症前兆病徵並儘速送醫。(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腸病毒疫情還在流行高峰!疾管署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這名中部的2歲男童,一開始輕微發燒,隔天即出現口腔潰瘍、雙腳無力等重症症狀,所幸就醫即時,經住院治療3天已康復出院。疾管署提醒,今年重症個案當中4分之3都是5歲以下幼兒,家長務必留心。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男童就醫後診斷為腸病毒,在診所醫師建議至大醫院就醫後收治住院,經檢驗審查確認為克沙奇A10型感染併發重症,另經專家研判為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FP)確定病例,所幸治療後病況穩定並已出院。

林詠青說,由於男童同住家人並無疑似症狀,目前研判應該是在公共場所接觸或飛沫傳染;他也提醒,今年累計26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中,有19例都是5歲以下,家長一旦發現幼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務必立即送大醫院治療,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期。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1萬4691人次,較前一周略降3.5%,已經是連續4周下降,不過疫情仍處於流行高峰期。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說,今年的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多,目前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則以克沙奇A群為多,不過,近期全國腸病毒71型個案人數仍多,亦高於2016到2018年同期,但以輕症及散發病例為主。

疾管署提醒,預防腸病毒最好的方法是大人小孩都要用肥皂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並應注意居家環境清潔及通風,以降低感染風險。此外,嬰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到6月28日的期限將至,隨著國內確診個案數及死亡人數趨緩,近來對於「分區域解封」或「微解封」的要求聲浪越來越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下午明確給了答案,分區域解封夢碎,未來警戒措施仍要同島一命、全國一致;至於哪些行業或措施可以微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民眾在家可透過簡單安全的居家運動加強自身防護力並維持體能,國健署長吳昭軍提供4個居家運動妙招,讓你在家鍛鍊身體,提升防疫能力。  1.核心穩定、瑜伽、徒手訓練效果好在家可以進行核心穩定、瑜伽、徒手訓練,如雙人反向跳、蹲馬步、超慢跑、太極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孕婦開放打莫德納(Moderna)疫苗,高雄、中央不同調!高雄市長陳其邁昨搶先宣布預計23日就能讓孕婦開打莫德納疫苗,明顯跟指揮中心現在只開放一般身分孕婦(非屬第1類到第3類)打AZ疫苗做法不一,高雄是逆時中?還是超前部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22)...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機組員先前「3+11」政策被視為防疫破口元凶,而最新規畫機組員只要完整接種2劑疫苗,就只要7天自主健康管理的政策也喊卡了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22)日澄清,沒有喊卡,只要本周醫療應變組訂出相關自費採驗抗體的流程,就會開始實施。 在5月這一波本土疫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