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青皮香蕉、隔夜飯會減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香蕉盛產,價格低落,蕉農苦哈哈,為了搶救蕉農,日前行政院院長賴清德提出一位黃姓女士推薦的吃法,生的青皮香蕉用水煮熟或電鍋蒸熟,剝掉蕉皮後,沾蒜蓉醬油來吃,有別於傳統吃法一發布,不少人紛紛效尤,連民意代表、政經節目主持人、名嘴都攙上一腳 ,有人覺得很像吃馬鈴薯,有人稱讚好比剝皮辣椒,另外有網友笑說「是在吃水餃嗎?」有些網友卻讚賞新吃法,值得一試。

青皮香蕉口感生澀不好吃

富含有益健康的抗性澱粉

香蕉話題始終不斷,連生澀青皮香蕉都有討論空間。有些人聽到青皮香蕉可以吃的時候,一臉狐疑,香蕉不是轉黃後才能吃,不是有褐色斑點的風味最佳?站在營養角度,吃當季、當令、成熟的水果,最對味,營養也最豐富,但近期研究,青皮香蕉對人體好處也不少,具有控制體重、整腸效果及提升免疫力效果,只是青皮香蕉是指頭尾偏綠,未熟透的香蕉,若按照國際香蕉果皮轉色卡,已是轉色級數第5級的後熟香蕉,而非完全青皮,無法入口的生香蕉。

第5級的後熟香蕉是從顏色做為標示,而不是口感,若從吃進嘴裡的感覺,是一種未熟透的香蕉,是可以食用,但不像有芝麻斑點香蕉的柔軟香醇,口感較硬,帶有生澀感,甜度低,風味較差。青皮香蕉食用評價不高,為什麼營養人士極力推薦?關鍵在於富含「抗性澱粉」,是一種難以被人體消化的澱粉,卻有利健康。

多數人認為香蕉是水果,應該不含澱粉,事實是未成熟的青皮香蕉裡面含有豐富的澱粉,至於成熟的黃皮香蕉,大部分的澱粉已經轉為單醣和雙醣,澱粉變少,糖分變多,這就是黃皮香蕉會甜的原因。

不過,青皮香蕉裡面的澱粉與我們常吃的澱粉不同,常吃的澱粉食物有白飯、白麵、五穀飯、多穀麵包、馬鈴薯、芋頭等,無論吃得是精製澱粉或天然澱粉,吃進身體以後,會先經消化酶進行分解,再轉變成葡萄糖,最後被人體吸收、利用。但青皮香蕉所含的抗性澱粉,結構型態與膳食纖維類似,很難被腸子吸收,會被大腸作為發酵物,會產生醋酸、丁酸等短鏈脂肪酸,具有促進腸道蠕動及提高腸道免疫的作用。

吃青皮香蕉 隔夜飯會減瘦?

抗性澱粉的雙重身分

澱粉中膳食纖維豐富

記得有一次詢問營養師什麼是抗性澱粉?答得很妙,卻很簡單,是一種「披了澱粉的蔬菜」,外面穿得是澱粉,裡面卻是不折不扣的蔬菜,身體會先消化澱粉,馬上獲得熱量,等到消化到最後,卻變成膳食纖維,對身體健康的好處多多,不只促進腸道蠕動、排便順暢而已,還有減重效果,米麵類澱粉每公克提供4大卡熱量,抗性澱粉提供的熱量降低一半,提供2.8大卡,熱量減半,是有控制體重,讓你變瘦的效果。另外,米麵類澱粉兩個小時之內就會分解成葡萄糖,被身體吸收、利用,抗性澱粉是低升糖指數食物,需要兩個小時以上才能完成消化,分解,有幫助穩定血糖作用。

隔夜飯也有抗性澱粉

減瘦減糖效果看得見

除了青皮香蕉以外,糙米、紫米、黑米、豆類、馬鈴薯、芋頭、山藥這類食物也含有抗性澱粉,可以多加利用。另外吃隔夜飯、壽司、冷麵,也是不錯的選擇,同樣是抗性澱粉,結構與青皮香蕉不同,是經烹調後冷卻的老化澱粉,即使復熱後,抗性澱粉仍然不少,對控制體重、血糖,有一定效果。不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仍需優先控制總量,不能因為吃得是抗性澱粉食物,就不知不覺吃進過多的量。

青皮香蕉是含有對身體健康有益的抗性澱粉,但畢竟是未熟透的水果,並不適合每個人食用,也不適合大家天天食用,如果不是香蕉生產過剩,青皮香蕉只會是偶見的減重、降血糖議題,不會躍上媒體新聞版面,或成為社群討論的流行話題,最終還是得回歸產銷平衡的機制,才不會讓蕉農皺眉、流淚及苦撐。

 

延伸閱讀:

老人家飲食該少肉多菜嗎?

吃粽子會使膽固醇增加嗎?

香蕉顏色決定風味與保健作用

黃豆價值再添一樁,搖身變成中美貿易戰略籌碼

 

參考資料:

鄭維真:賴清德推水煮香蕉沾醬油 吃法原來出自這裡。聯合新聞網。

梁雲芳:綠皮香蕉含抗性澱粉,整腸、解便祕效果好?大家健康雜誌。No.369.

龔善美:擇食抗性澱粉,變身瘦子。常春網站。

 

 

 

相關推薦

【記者 薛秀蓮/台北 報導】大家都知道防疫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群聚並且時時消毒,但你是否忽略了透過打噴嚏、咳嗽甚至是講話等飛沫方式散布於空氣中的病毒與細菌了呢?在這個疫情嚴峻的時刻,空氣清淨也是日常環境中一個不容小覷的重要議題。 研究指出,病毒在人體外可維持數小時至數天的感染活性,當人們不小心接...

閱讀詳情 »

台北市今天新增122例本土確診加上校正回歸,柯文哲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根據疫情趨緩,目前台北市沒有四級封城的風險,不過目前管制的狀況到底要維持多久?柯文哲坦言,疫苗還是最終解決方案,如果現況還要再拖3個月,餐廳停止內用、服務業也停班,餓死恐比病死多。柯文哲表示,雖然現在疫情趨緩,但一放鬆馬上確診人數...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274例本土、73例校正回歸與15例死亡,其中彰化縣新增10例。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在先前確診的案件中,有5例感染源待查,現在有1人已經找出來了,是一名65歲的男性,其坦承有北部阿公店的活動史。葉彥伯說,此個案後來在5/25-5/27獨自駕車旅遊「環台灣」,去到南投、嘉義、雲林、台南、高雄...

閱讀詳情 »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為防傳統市場群聚買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民眾少去多買,一次購足,各縣市政府近日也陸續實施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分流管制,對於台北市是否會跟進?柯文哲表示,目前已讓各市場自治會實行減攤,未來先觀察2天,看情況再改變策略,目前不會跟進其他縣市的身分證分流買菜制度。柯文哲表示,一直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