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外國人全面禁止入境 陳時中:邊境防疫最高等級

外國人全面禁止入境 陳時中:邊境防疫最高等級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指揮中心說明,今日(1/7)新增4例本土病例(案17368、案17369、案17370、案17371),境外移入新增58例,仍以美國35例佔比最多。其中,本土案17368、案17369、案17370三例皆為金嗓歌友會相關案例,案17371則為機場保全,截至目前為止,桃機群聚感染事件衍發之案例累積共11例。另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防疫計程車司機(案17240),原判斷為機場清潔人員(案17230)相關個案,今日基因定序結果出爐後雖同為Omicron病毒株,但基因序列不同,改列為獨立事件。

而前天確診時CT值最高,症狀出現最早之案17307,今日雖有CT值下降現象,但根據N抗體為陽性的結果,仍研判為桃機群聚感染事件的感染源頭。

外國人全面禁止入境 陳時中:邊境防疫最高等級

▲圖片來源/指揮中心

接觸傳染高風險區域 機場保全全面擴大採檢

陳時中表示,由於確診之機場保全,平時與入境旅客接觸較為頻繁,不排除為藉由接觸行李輸送帶區域或協助拖送行李而間接感染,現也擴大採檢其餘機場保全共388名,105名採檢結果陰性,257名檢驗中,26名待採檢。

外國人全面禁止入境 陳時中:邊境防疫最高等級

▲圖片來源/指揮中心

世界各國疫情皆升溫 入境者全數列為高風險

近來美國境外移入案例大增,不少民眾詢問是否需對自美國入境者採取個別應對措施,對此陳時中回覆,國外疫情急遽升溫,美國境外移入案例數最多,不能排除為旅美台灣人比例最高。以目前國際疫情概況而言,近7日每百萬人口確診數最高國家為安道爾,約有4275人;英國2719人;美國則是1781人,因此僅針對美國入境者調整措施並不足以應付新冠病毒。

外國人全面禁止入境 陳時中:邊境防疫最高等級


▲圖片來源/指揮中心

陳時中強調,目前不只美國,自任何國家入境皆會視為自高風險區域返國,現行措施已全面禁止外國人入境,僅持本國國籍旅客可入境且全數進行集中檢疫,已是國際間邊境防疫措施最高等級。

警戒等級暫不升級 落實自我管理

大型集會活動停不停辦?警戒等級是否調整?陳時中回應,在目前本土案例仍可追蹤、能匡列的狀態下,指揮中心尚不會提高警戒等級,提升基礎劑覆蓋率及提升追加劑施打率才是第一優先。陳時中也提醒,在此期間民眾仍需做好自我管理,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多的場合。

追加劑間距縮短為 陳時中:建議不要「3個A」

陳時中宣布,自1/7起COVID-19追加劑縮短為至少「12週」。民眾要特別注意,若一、二劑基礎劑皆施打AZ,追加劑即不建議再接種AZ,建議接種莫德納(半劑量)、高端或BNT,而混打族群則不在此限,陳時中說:「簡而言之就是不要『3個A』。」

外國人全面禁止入境 陳時中:邊境防疫最高等級

▲圖片來源/指揮中心


【延伸閱讀】

新本土案例CT值高 機場群聚事件源頭可能換人?

新冠肺炎全球確診數逼近三億 專家指出歐美淪陷主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5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雙北疫調發現,傳統市場為確診個案的熱點,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爆發群聚,台北市長柯文哲緊急規劃,將在最短時間內替北農4,000名相關人員施打疫苗。這讓不少消費者擔心逛菜市場、賣場,採購的蔬果會不會有沾染病毒的風險,進而染疫?專家提醒,只要食物煮熟,就不會有傳染風險。 不少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5歲黃小姐左手手掌搔癢起水泡已三年,經皮膚科診斷為汗皰疹,尤其在天氣變熱時發作,使用類固醇狀況反覆,癢到嚴重時還需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汗皰疹手部搔癢 不具傳染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汗皰疹是春季轉夏季時容易發生的疾病,屬於「急性濕疹」的一種,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聞報導新北市某康復之家負責人兼護理師,因累積的心理壓力自縊身亡,這起事件也引發各界醫護相關單位深刻的感慨,更憂心引發一波護理人員離職潮。對於此次憾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感到悲傷及不捨,並急切呼籲各界關注疫情期間醫療人員及防疫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狀態,提供他們足夠與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灣清冠一號5月底上市,衛福部彰化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收治的20多歲張姓女確診者,採中西醫合併治療,並服用清冠一號11天後,CT值從19.3升到31.6後出院。台灣清冠一號效益 整體需大規模分析中醫科主任馮天祥指出,台灣清冠一號經衛福部核准使用,是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等研究團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