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配戴助聽器和人工電子耳蝸 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注意事項

天冷配戴助聽器和人工電子耳蝸 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注意事項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寒流一波波,夾雜濕冷的空氣讓保暖設備供不應求,難得的飄雪更讓許多人冒著凍冷上山,一位聽力障礙的朋友也跟著參加盛會,「導航失靈」、「手機開不起來當機」、「越來越耗電」、「靜電發生」,形成另一種特別的寒害。這波疫情持續整年把大家都悶壞了,拜疫情控制妥當,身處亞熱帶的台灣下雪自然吸引許多人開車追雪,執行雙鏡人工電子耳蝸手術的林口長庚醫院陳錦國博士指出,助聽器和人工電子耳蝸都是精密的電子產品,人工耳蝸主要由植入的內機和外頭的接收器組成,助聽器有接收器和麥克風,這些設備都需要電池供電,而且由於配戴在耳朵旁邊的外機電池容易受到環境溫度和濕度或碰撞外力影響功能,加上冬季禦寒衣物容易發生靜電、耗電快等,對於聽覺輔具的照顧,聽障的朋友除了保暖,更需要注意以下事情:

1. 溫度低會影響影響電池表現,盡量不要快速進入溫差太大的地方
2. 戴帽子保暖,保護外機也可以幫助固定位置 
3. 若太冷機器停了沒功能,先關機,等機器回溫再開機
4. 下雨天一定要撐傘,儘量避免碰到水,防水保護套或許可以考慮,或至少有IP54防水潑灑等級的保護
5. 沒下雨沒寒流也要確實做好日常除濕工作,保持助聽器或電子耳蝸產品乾燥
6. 避免雪球砸到體外機
7. 若不小心碰到水,應讓產品靜置24小時,趕快擦乾除溼
8. 靜電會讓處理器程式被洗掉當機,若發生需回來醫院或聽語中心重新整理設定
9. 避免感冒造成中耳炎
10.天冷若不想出門,可以透過電視、聽廣播等方式持續聽能復健工作

總之,新冠病毒方興未艾,疫情尚未到盡頭的寒冷天氣出門,陳錦國醫師特別強調,除了防疫工作不能少,更需特別注意保暖、防靜電、把預備電池帶上,快快樂樂地從事戶外活動。

(文章授權提供/林口長庚醫院陳錦國博士)

【延伸閱讀】

復發性濾泡淋巴瘤治療新選擇 有效延長存活期

眼睛「蛋白」熟透透? 飛秒白內障手術找回好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喜歡造型求新求變,時常跟流行從「頭」開始打造新造型,染髮變色是變化外型、轉換心情的最佳選擇。但染髮劑多由化學成分組成,不當使用或不合格產品所引發之問題時有所聞。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07年2、3月執行染髮劑抽驗專案,共抽驗1市售染髮劑5件產品,送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醫事檢驗學會日前主辦「精準醫療檢驗品質與管理論壇」,吸引來自醫學檢驗、生技產業領域及主管機關代表約兩百餘人參與,共同研討全球精準醫療之發展趨勢、政策法規、檢驗品質、產業脈動等四大面向。與會各界對於精準醫療所涉及之政策、法規、醫學實驗室認證以及生技產業之連動發展,均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齲齒是學童罹患率最高的口腔疾病!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一般2-3歲的小朋友蛀牙率約31%,到了6歲時蛀牙率增加到79%,而患有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的小朋友則因不懂刷牙技巧,蛀牙率更可高達約95%。為降低學童齲齒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將舉辦6-12歲學齡兒童免費塗...

閱讀詳情 »

俗諺:「女人的命運,頭髮來改變」。中醫認為,狂掉髮、冒白髮,可能是「腎虛、血虛」,建議應多吃黑色食物「入腎氣」,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或是生理期結束後,適量補充紅棗、枸杞「補益精血」,防止掉頭髮與預防白髮生成。 中醫師吳明珠指出,頭髮不只是外貌一部分,更代表健康的重要指標。門診常發現不少女性,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