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氣炎熱易引發脫水 尤其老人是高危險群補水一定要足

天氣炎熱易引發脫水 尤其老人是高危險群補水一定要足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天氣逐漸炎熱,每天都要充足飲水,以維持體內的水分,尤其對年長者或在戶外運動的人而言非常重要;補充水分不僅能夠止渴,尤其對老年人來說,更可以預防高風險的併發症和健康問題。


根據《Generation Healthcare》表示,保持水分對老年人來說相當重要,因為他們經常服用的藥物,如瀉藥或利尿劑,或者是治療過程,如化學療法,可能導致體內的水分流失,進而引發脫水的現象。


美國聖地亞哥Kearny Mesa護理保健中心的管理員Stephen Craig表示,脫水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可能導致頭暈和身體虛弱,進而引發跌倒的危險。因此專家建議,一整天都要多喝水,以確保攝入足夠的水分,除了水之外,從新鮮水果或其製成的冰沙、喝湯,也都能獲得水分。


梅奧診所醫學中心認為,雖然任何人都可能因為水份攝取不足而脫水,但兒童和老年人受到的影響較為嚴重,兒童常見的脫水症狀是嘔吐和腹瀉,老人脫水會造成極度口渴、尿液顏色變深、疲勞和頭暈;還可能會感到困惑和迷失方向,如果這些症狀持續超過24小時,就該去看醫生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儲存液體的能力多半會下降,例如患有糖尿病的人可能會更頻繁地排尿。此外,要特別注意如果發燒或大量出汗,也可能導致脫水。


除了增加跌倒的風險之外,脫水還會導致熱痙攣或中暑危及生命;或損害腎臟並引起尿路感染。當身體脫水時,體內電解質的平衡也會受到影響,引發癲癇或喪失意識,這些症狀皆不可輕忽。


預防脫水最簡單的方法是吸收更多液體,其中最好含有電解質,例如運動飲料或椰子水;但如果脫水情狀嚴重,應該由醫務人員進行專業治療。為防止脫水,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科學院及醫學科學院(U.S.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建議,男性每天約需飲水15.5杯,女性每天約11.5杯。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排便不順長期便秘嚴重恐肛裂 中醫提醒高危險群愛注意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位40歲有糖尿病史的女性,因為工作因素必須穿高跟鞋,長時間站立導致雙腳大拇指趾甲在持續受壓迫下,因而產生凍甲,引發甲溝炎。反覆發生的甲溝炎讓她走路都會痛,加上血糖控制不佳,抵抗力較差,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甲溝炎一發作就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療,凍甲問題並未根本解決,讓她相當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南部80多歲老翁流感重症死亡!今(30)日衛福部疾管署發布,新增1例流感重症死亡,個案具有慢性病史,沒有施打本季流感疫苗,3月21日因家屬發現症狀緊急送醫院,入住加護病房在25日通報檢出A型流感,住院至27日不幸因重症病逝,疾管署統計,本流感季共有2例重症個案。 疾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讓外界認識罕見疾病「脊髓空洞症」,臺中市愛相髓脊椎神經病變關懷協會邀請病友舉辦生命彩繪展,透過一幅幅色彩斑斕、天馬行空的畫作,期盼能鼓舞正飽受病魔摧折的患者們勇於面對挑戰,活出生命色彩。脊髓空洞症 10萬人僅2.4例擔任亞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的林志隆表示,根據研究,脊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近期全台鬧水荒,尤其中南部仍面臨缺水危機,有不少民眾習慣開車到山區汲取山泉水返家飲用,但有部分案例是喝下山泉水後,隔天開始出現腹痛、腹瀉、發燒等症狀,就醫檢查才發現為阿米巴性痢疾併肝膿瘍所致,經由抗生素治療約2個月後痊癒,醫師提醒,山泉水務必煮沸後才能飲用,以免發生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