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人牙齦出血不敢洗牙 半年後開始掉牙

婦人牙齦出血不敢洗牙 半年後開始掉牙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一名50多歲媽媽,平時刷牙都有出血現象,先生擔心太太患有牙周病,但婦人遲遲不願就診洗牙,認為強力水柱會加重出血。沒想到出血狀況越來越來越嚴重,以致六個月後開始掉牙齒了。

牙醫師吳冠緯指出,牙齦出血的原因大多都是因自外在的因素(如細菌)導致的出血,比如刷牙不到位導致牙菌斑、牙結石等附著在牙齒表面,長期刺激牙齒周圍的牙齦及牙周組織,雖然起初沒有任何的不適症狀,但是會使牙齦由健康慢慢變為炎症狀態:充血紅腫、由堅韌的質地慢慢變得越來越脆、薄,一旦受到刷牙和咀嚼時的摩擦、碰撞就容易出血。此外,假牙與補牙都會有一些不光滑之處,都會容易嵌入讓食物殘渣,滋生細菌後進而刺激口腔,導致發炎出血。

而非細菌因素導致的牙齦出血,如病患對於某種口腔修復才料過敏,就會引起牙齦敏感,或是懷孕婦女因內分泌與體質改變,牙齦也容易出血。此外,全身性疾病也會導致牙齦出血,如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低下症、白血病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異常、愛滋病、癌症等等。

至於,本來就有牙齦出血症狀的病患,不應害怕洗牙,洗牙也不會使出血量更多,應積極治療口腔問題才是,吳冠緯醫師建議,及早接受醫師的專業治療,一旦病情發展,引起牙齒周圍牙槽骨的吸收或開始掉牙,這種破壞將是不可逆的,治療也複雜得多。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99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現代醫學日新月異,從完整的義肢到金屬髖骨、肩膀和關節、心律調節器、植入性心臟除顫器(ICD),甚至是更常見的假牙和隆乳填充物等等,協助使用者治療疾病,或提高生活品質。但是,使用者去世後,這些「人造部位」的命運又是如何呢? 體內的人造金屬 可能成飛機渦輪原料 隆乳的填...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前不久,小報分享了《準爸爸為妻子寫41周懷孕記錄,感人!》這個故事,明明是幽默詼諧的文字,1057條評論中,卻看哭了90%的媽媽。這位被媽媽們大讚「暖男」、「好爸爸」、「好老公」的準爸爸,現在爸齡已經1年多啦。 本期【寶爸說】,小編邀請到了這位爸爸,...

閱讀詳情 »

一名小寶寶在醫院死亡,生命最後七分鐘震驚所有人!   這是醫院新生兒監護病房監控影片記錄下的震驚一幕,一個小寶寶短暫的一生,最後時光被定格......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影片中,先是護士抱起來小寶寶拍了一陣,然後將寶寶放置於嬰兒床側臥後離開,其後便是小寶寶在床上掙扎的場景,看了讓人...

閱讀詳情 »

你是不是經常有痤瘡、便秘、頭痛……如果是這樣,可得小心了,這些都是體內毒素積聚的信號。當健康面臨威脅,排毒就成了你每日必不可少的功課。下面整理出23條秘技,想做個健康美人,快來學學吧!   1.膽固醇過高,沒有及時排出體外,容易沈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