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兒診斷出血管瘤 複合手術及多專科治療助攻

嬰兒診斷出血管瘤 複合手術及多專科治療助攻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兒童神經重症牽涉的領域很廣,疾病種類繁多而個案數少,需要兒童神經內外科和多部科的介入,整合式的診查、治療和追蹤。臺中榮民總醫院引進全美國長年排名第一的兒童醫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哈佛大學的教學醫院)與約翰霍普金斯兒童中心等國際兒童醫學重鎮的診療、追蹤模式,能夠提供在地、及時、長期且多面向的專業醫療服務。

一月嬰有血管瘤 醫療團隊齊發

小俊1個月14天男嬰,體重4.59公斤,24天大有右顳腫塊,兩週內快速變大,有食慾下降 (90->40cc/Q4H)、嘔吐、煩躁,收入新生兒加護中心由王德明主任診治。2020年9月磁振造影(MRI)顯示顱骨有大腫瘤,最大直徑5公分,壓迫腦幹、侵犯頭骨,腫瘤內有出血、血管豐富、有中腦膜動脈充血。因顧慮手術直接切除大腫瘤造成嬰兒承受不了的出血,經做活體組織切片,病理診斷為血管瘤,使用藥物使腫瘤縮小,並安排復健,促進腦神經發育。

兒童開顱手術 先使用藥物治療縮小腫瘤

2020年10月在複合手術室進行嬰兒麻醉與栓塞,由兒童心臟科詹聖霖主任置入導管,介入性腦血管外科崔源生主任進行經動脈血管栓塞。栓塞後三週,電腦斷層顯示腫瘤內出血吸收,腫瘤體積減少。在藥物使用下,在栓塞二個月後,腫瘤厚度由4.5公分降至1.8公分,腦幹減壓,此時小俊已養壯到體重6.65公斤,2020年12月由兒童神經外科周育誠主任進行開顱手術完全切除腫瘤;術後恢復良好,已追蹤將近一年。

治療嬰兒血管瘤 生長位置是關鍵

「嬰兒血管瘤」因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而產生,嬰兒血管瘤好發於頭頸部,約佔50%,其他身體部位也可能有,但嬰兒血管瘤長在顱骨很少見,佔顱骨原發良性瘤的2%。治療目標為預防或逆轉危及生命或功能的併發症,防止或儘量減少殘留皮膚變化造成的毀容,儘量減少患者和家屬的心理壓力,充分治療潰瘍以儘量減少疤痕、出血、感染和疼痛。

複合手術室 跨科別分階段治療

至於「嬰兒血管瘤」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手術、栓塞等,而針對少見在顱骨且造成腦幹壓迫的嬰兒血管瘤,因腫瘤血管豐富,為降低嬰兒手術大失血的風險,運用尖端醫療的複合手術室,及多專科分階段治療,讓嬰兒得到較安全而適切的治療。

【延伸閱讀】

良性肌瘤也可能影響生育 達文西手術「留子宮」不留疤

HER2陽性新標靶 轉移性乳癌治療新紀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現代女性愛美,除了想要擁有如藝人的標緻臉蛋,連身材也要斤斤計較,近來更有許多產後婦女,想改善胸部萎縮下垂問題而前來求診,醫師表示現代女性的訴求,除了罩杯升級外,更強調胸型的自然與美感,因此合理的選擇隆乳材質,與醫師仔細溝通目標及期待值,才能完成心目中理想雙峰。 隆乳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困擾嗎?很多銀髮族會因為退化性關節炎而有關節痠痛的問題,想要緩解痠痛,其實也可以靠食物來緩解;營養師即建議,除了要多吃新鮮蔬果之外,還可多吃兩大類食物,其一為辛香料食材,其二為具有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多吃新鮮食物+辛香料食材 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很討厭塞車嗎?塞車不但讓人心情很差,還會讓外面交通空汙滲入車內,傷害身體健康。英國一項研究發現,車子塞在車陣中,或在等紅燈時,車內的汙染物濃度會比車子移動時更濃。 塞在車陣時 千萬不要開窗 研究學者建議,如果想避免車外空汙入侵車內,塞在車陣時,千萬不要開窗,在車內開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劉爺爺一頓飯下來跑了3、4次洗手間,劉先生才發現爸爸似乎為頻尿症狀所苦,帶著爸爸就醫檢查,診治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告訴劉先生,因為攝護腺肥大,已經影響到膀胱功能,爺爺忌於就醫,才會出現頻尿、尿急,甚至尿失禁的症狀,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合併使用能使攝護腺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