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感染鵝口瘡 哺乳媽也要做治療

寶寶感染鵝口瘡 哺乳媽也要做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媽媽帶著兩個月大的寶寶回診打預防針,檢查的時候發現嘴巴內側黏膜跟舌頭上有異常的白色斑塊,媽媽說寶寶這幾天比較容易哭鬧,奶量也比之前減少。醫師診斷為鵝口瘡,是因為白色念珠菌咸染,經給予抗黴菌藥物塗抹治療後,即恢復正常;醫師並提醒,寶寶感染鵝口瘡,媽媽也要做治療。

白色念珠菌是黴菌 鵝口瘡易跟奶垢混淆

白色念珠菌是臺灣常見的黴菌致病源之一,鵝口瘡則是白色念珠菌的局部感染,好發於兩頰內側的口腔黏膜、舌頭及上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柯婷蓉表示,鵝口瘡外觀看起來是白色斑塊,很容易跟一般奶垢混淆,要區分是奶垢或是鵝口瘡,可以用棉棒或是濕潤的紗布輕輕擦拭,奶垢一般能夠輕易地去除,倘若是鵝口瘡則會持續附著在黏膜上,若用力擦掉白色斑塊,底下的黏膜會發紅甚至有出血點。

嬰兒是好發族群 寶寶會不愛喝奶

鵝口瘡常見於免疫缺陷的病人,但一般健康的嬰兒是好發族群。柯婷蓉醫師指出,大多數被感染的嬰兒不會有明顯的不舒服,部分嬰兒可能會變得容易哭鬧甚至不愛喝奶;若是親餵的寶寶,口腔裡的念珠菌也會附著在媽媽的乳頭上,當媽媽的乳頭有念珠菌感染時,可能會有局部輕微紅腫、刺痛,或是媽媽親餵時異常疼痛等狀況,但這些症狀通常頗輕微,很容易被忽略。

親餵寶寶有鵝口瘡 媽咪要一併治療

因此當發現親餵的寶寶有鵝口瘡時,媽媽的乳頭也要一起治療。柯婷蓉醫師進一步指出,治療方式為使用抗黴菌的藥物直接塗抹在嬰兒的口腔黏膜,還有親餵媽媽的乳頭上,一般治療的療程約是7-14天,其他像是嬰兒口腔會接觸到的物品,例如奶嘴、奶瓶、固齒器或是玩具等都要徹底消毒,餵奶後的口腔清潔也是預防鵝口瘡的重要步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7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你的大便可以告訴你是否生病了!排便是人體消化食物後排除廢物的重要方式,你吃進的食物與你的糞便息息相關,你是否曾細心觀察過你的糞便,因為它可以告訴你身體一些重要的疾病徵兆,有時醫師也會請病人進行糞便檢查,幫助診斷病情。快來看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The Johns...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包皮過長包住龜頭時,夏天流汗加上尿液會積聚在龜頭包皮內,而這些汙垢鹽分高、混合阿摩尼亞等物質,長期刺激很容易造成龜頭內包皮的皮膚發炎。郵政醫院泌尿科主任陳永泰表示,當包皮過長、不易清潔、不好推開,加上長期包皮內堆積尿液、汙垢,勃起時包皮無法後退露出龜頭,或包皮開口過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現年28歲的王姓女子是個忙碌的上班族,平時需要與客戶應酬,工作壓力大,7月初因左耳聽不太到聲音,就醫檢查發現是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經類固醇治療後仍不見好轉,後來在友人的介紹下,轉而接受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治療,在為期2周的治療後,王姓女子的聽力水準終於恢復正常。 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喝咖啡可以防癌嗎?國健署指出,咖啡中包含多種多酚類物質,雖然有研究指出這些多酚類物質可降低罹患部分癌症的風險,但仍未有明確證據,仍建議採取正確的生活習慣與觀念,如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維持健康體位、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等。喝咖啡防癌嗎 沒有明確證據國健署指出,咖啡中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