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帕運人數創新高 肢障最嚴重選手機會卻最少

帕運人數創新高 肢障最嚴重選手機會卻最少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今(24)日晚間開幕,過去一甲子以來,鼓勵身體障礙人士參與運動,藉此找回自主生活的能力跟信心,不過由於每位選手的障礙程度不同,各自的分級項目又可能因為人數太少到了下屆被取消,帕運會的項目也不固定,在帕運會拿下金牌的選手,下一屆不一定能衛冕。

(陳楷報導)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從1960年羅馬的400位選手到本屆東京超過4500位選手,金牌數也從57面成長到539面。國際帕委會也設計了分級制度,讓選手可以公平競爭,但其實沒有任何一位選手的身體障礙完全相同,不太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

如果運動選手的障礙種類比較罕見,也會影響參加帕運的機會,目前國際帕委會規定個人競賽項目至少必須有10位來自世界四大洲並且擁有排名的選手參加,該項目才能頒發獎牌,如果選手人數減少就取消項目。譬如本屆東京帕運的游泳共設有147個項目,其中S1跟S2等級,表示行動最困難、受傷程度最嚴重的選手人數最少,需要的協助最多,但項目被取消的機會反而最大。雅典帕運S1跟S2設有11面金牌,但北京剩下6面,倫敦7面、里約跟東京維持8面,下屆巴黎只剩4面。本屆東京已經沒有S1分級的女子游泳選手,下屆巴黎S1所有賽事都將取消,將是從巴塞隆納以來的第一次,S2賽事也只剩男子。

比賽項目的增減也沒有定律,本屆取消了帆船跟七人制足球,但下屆巴黎又打算恢復這2項,另外加入高爾夫、空手道、運動舞蹈以及輪椅足球。所以帕運選手就算拿了金牌,下一屆也不一定可以衛冕。

前往原文

相關推薦

征服世界最高峰,是許多登高者一生的終極志向,但是近期爆炸的追夢人挑戰,卻讓人煙稀少的聖母峰發生罕見的大塞車現象。一個串著一個,像一串長長的七彩肉粽,這就是目前登頂聖母峰的情形。攻頂的道路就一條,但想上去的人卻數不完,造成聖母峰根本無法負荷。紮營在聖母峰四號基地,因為缺氧決定折返的印度登山者Rizza...

閱讀詳情 »

台灣籃球能不能再度邁向職業化紀元,是國內籃壇近期熱議話題,28日中華職籃CBL籌備處召開記者會,首度對外說明進度。中華職籃籌備處秘書長唐旭鴻表示:「2019年2月2日,我們已經向內政部正式成立,中華職業籃球大聯盟這個協會,已經開始運作了,我們有些把握了,所以我們才會開這個記者會,我們也該告訴大家11...

閱讀詳情 »

球員赤手空拳在場上打架,這種畫面在北美的職業國家冰球聯盟,幾乎是每兩場比賽就會看到一次。雖然激情場面,球迷都很喜歡,但真正在場上拼命的選手,反而是身受其害。退役冰球選手卡西洛說:「老實說我不記得前五次腦震盪了,最近兩次還有印象,都是因為在場上打架,有一拳直接打到我腦袋旁邊。」34歲的Daniel C...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