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創腹腔手術普及 縮短時間造福病患

微創腹腔手術普及 縮短時間造福病患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北市一名從事業務女子,因為腹部劇烈疼痛,就醫後發現膽結石過多、反覆發炎,在醫師建議下切除膽囊。醫師利用微創腹腔鏡手術,在肚皮上開3-4個小於1公分的傷口,沒有在身上留下大大的疤痕,她在家休養兩周後即回到工作崗位。令人不禁好奇,所謂「微創」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國際知名高階醫材專家張有德博士致力於研發具高市場價值的第二、三類醫療器材,產品開發方向是以微創手術(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為主軸,現階段以腹腔鏡與高階心導管微創手術為主要研發領域。

微創腹腔鏡手術是如何進行呢?張有德解釋,腹腔被灌注二氧化碳膨脹後,可提供手術醫師察看病況的空間,經由腹腔鏡影像鏡頭傳輸影像到手術室內的顯示器,醫師在手術過程中可觀看顯示器上的影像,同時執行手術操作,讓執刀醫師完成有如傳統手術相同的術式,但有較小的傷口、減少流血。

張有德博士表示,微創的優點是傷口小、少疼痛,恢復快。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器械材料的改良、技術的突破以及手術經驗的累積,腹腔鏡微創手術在很多手術治療方面已逐漸取代傳統開腹手術,成為標準的治療方式。未來將持續開發一系列與微創手術相關醫療器材,例如心血管手術、神經外科與周邊血管手術、骨科及整形外科手術、肝膽腸胃科手術、減重手術、泌尿科及婦科手術等,不僅能夠大幅縮短住院以及休養時間,病患也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回到正常作息,不浪費健保資源,造福更多病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66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於1991年成立,數十年來與台灣的醫藥環境共同改變成長,匯集了商、政、學界各方專家,TPMMA對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的技術、人才、資訊、學術,不斷參與、改進、培養及提升。因此設立了醫藥行銷師(MR, Medical Representa...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央流行疫行指揮中心公布今日(4/18)本土案例新增1390,境外移入90例。其中「中症」感染新增1人,為一名6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病,已接種3劑COVID-19疫苗,於4/15發病,胸部X光顯示是肺炎,目前住院隔離中,病況穩定。另外,目前中重症47人當中,有7人已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2歲林女士本身有輕微的高血壓,經規律服藥控制良好,雖偶有胸悶、心悸等情形,但因發作時間短暫,不以為意;日前,林女士心悸再次發作且伴隨嚴重盜汗及發燒,被家人送往醫院急診,抽血檢查發炎指數為4(正常為1以下),懷疑腫瘤的可能,經斷層掃描發現,林女士的腎上腺有一顆10公分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本土確診個案屢創新高,COVID-19的疫情進入以Omicron為主的流行樣態。不過大家都知道,Omicron以輕症為主,目前的輕症率仍維持99%的高點,僅少數人出現肺炎症狀;但可能讓很多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如果我有症狀,我應該以為是Omicron還是當一般感冒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