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震波療法免開刀 免除糖尿患者「腎」思苦

心臟震波療法免開刀 免除糖尿患者「腎」思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冠狀動脈血管嚴重阻塞的陳先生,長年飽受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困擾,經醫師診斷,陳先生因糖尿病造成腎臟功能不佳,如果進行支架手術,手術中的顯影劑有可能引發腎臟病變風險,若不動手術以藥物控制,只能稍微減緩症狀,但無法完全減少心絞痛跟急性冠心症發作的次數。而前年引進台灣的心臟震波,由於不用動刀及麻醉,對於無法進行心導管或血管繞道手術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由於大部分的顯影劑需經由腎臟代謝,所以顯影劑所造成的腎病變對於糖尿病患者與腎功能不佳的患者是很常見的問題。高雄長庚心臟內科傅懋洋醫師表示,心血管攝影使用顯影劑,有約20-30%的比例可能引發腎臟病變。對於在服用降血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或是多發性骨隨瘤的患者,有代謝性酸中毒或急性腎衰竭的風險,因此造成許多患者對於手術治療為之怯步。

對於新引進台灣的心臟震波治療;傅懋洋醫師表示,震波是一種高頻率的聲波,以往常見用於治療泌尿道結石、肌腱炎等。在治療過程中,發現低能量的震波可以刺激病變部位,新生細小血管。將此項原理運用到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心臟震波儀以震波刺激心臟產生新生細小血管,進而可改善心肌血流的灌注,減少心絞痛或心臟衰竭的發生。

傅懋洋醫師表示,心臟震波適用於成人、慢性穩定性心絞痛和心肌局部缺血的病人,不適合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人,也不適合經皮管腔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等之患者。至於部份適合做介入性治療,但病人拒絕接受治療的情況下,亦可以經過醫師評估後,優先選擇心臟震波治療;不過,震波治療並不適用於有心臟內血栓或急性心內膜炎、心肌炎等患者。

「不論是採用那一種治療方式,都必須經過專科醫師為患者完成影像檢查,並評估狀況後方能進行。」傅醫師也呼籲民眾,除了治療外,患者仍須維持生活作息規律,定時定量運動,飲食注意清淡少油鹽,並控制血脂、血糖與血壓,才可遠離血管再狹窄的威脅,樂觀面對與積極定期追蹤治療,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35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觀念的盛行,讓孩童能夠接受到 更多環境及文化刺激,也可讓孩童多了學習的機會。普遍而言,大家都知道自閉症光譜疾病的孩童(ASD)主要的發展障礙為人際互動問題,包含與人眼神交流少、自我堅持度高、不能參與遊戲團體等,但其實不只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至今已走過十年歲月,不僅提供安寧緩和病房照顧的方式,也透過安寧共照、安寧居家等模式,讓末期患者與家屬獲得全方位照顧。心蓮團隊也將照護末期病人及推廣安寧療護的努力、對末期病人的愛與關懷,以「成果海報展」的方式,呈現二十多幅海報,歡慶心蓮病房正式邁入十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母乳的好處多多,不僅能降低寶寶腸胃道、呼吸道及中耳炎的感染,國際實證也指出,能減少兒童過敏現象及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因此為了鼓勵醫療機構支持母乳哺育,國民健康署共同響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愛嬰醫院倡議,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制度,將母乳哺育納入醫療照顧的常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鼓勵在逆境中展現鍥而不捨精神的貧困兒童,家扶基金會舉辦「2022年全國自強兒童表揚活動」,23位來自台澎金馬的自強兒童,面對生命中的種種難關,仍秉持永不放棄的決心,堅持夢想勇往直前。 罹罕病馬凡氏症候群 父親的愛讓他成數理學霸 「對我來說,母親和世界都只是模糊不清的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