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忘了怎麼回家 爺爺辭工作陪奶奶上學堂

忘了怎麼回家 爺爺辭工作陪奶奶上學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忘了自己走過的路、說過的話,是失智症病人常見的症狀。一名現年71歲的老奶奶,四、五年前街坊鄰居就曾提醒她的老伴,她有些反常行為,她的老伴當時不以為意,直到老奶奶有次忘記如何搭客運回家,才驚覺妻子狀況越來越嚴重,就醫後,老奶奶確診為罹患阿茲海默症。

照顧壓力隨著病情加重

失智症個案中,照顧病人的主要成員通常為最親密的伴侶或子女,其所需負擔的責任和壓力也隨著病程的變化日益加重。心疼另一半的陳爺爺說,年輕時一直沒能給太太過好日子,再粗重的水泥工作,老婆都做,直到孩子大了,終於可以陪孫子好好享福,怎知老天爺開了他們一個玩笑。在老奶奶確診後,為了不想讓孩子們擔心,陳爺爺瞞著家人把水泥場的工作辭掉,全心全意投入照顧太太,並且陪她去上樂活學堂。現在還會把課程中學到的繪畫樂趣帶回家與孫子分享,除了增添祖孫情趣外,也促進老奶奶的口語表達與認知、社交能力。

就近訓練與關懷減輕壓力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競雄說,在宜蘭地區還有很多像老奶奶未被發現的失智症患者,被當成了一般的老化被家人忽視。極早期失智症症狀可能只是記性不好,忘東忘西,但記憶退化已影響到日常生活,例如:煮菜飯煮到燒焦著火、到郵局領錢不知怎麼領、或是身份証因找不到而重辦了4~5次,這些都是失智症的警訊,而不只是單純的健忘,需要到醫院就診檢查。就近提供社區據點的認知訓練及關懷服務,確實能減輕主要照顧者的壓力,以及提升失智患者認知的效果。

專業團隊提供照護

失智症個案除了需要被發現外,也需要更多具備失智症相關知能的基層醫療、社工及照顧人員即早介入。劉競雄醫師表示,透過開設失智症銀髮樂活學堂(認知促進及緩和失智課程),針對不同病程的個案需要安排車子接送外,由失智症專科醫師、護理師、社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等受過失智症相關訓練的團隊,提供失智症相關的照護服務,以減緩失智症的進程,同時也給予家屬支持照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2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打疫苗保命!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7月以來,截至11月23日共累計145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25名死亡。疾管署表示,每年12月底至隔年2至3月是流行高峰期,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建議民眾儘速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上周新增1名流感死亡個案 根據疾管署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冬天就不會中暑嗎?台中一名32歲的王姓準新郎,日前參加6公里路跑比賽後突然倒地,意識不清,同行友人將他送至急診,到院後檢查發現,耳溫竟高達40度,而且全身皮膚通紅,不斷嘔吐,經急診醫師診斷為有生命危險的熱中暑,立即替王先生降溫、四條靜脈點滴快速輸液治療來穩定生命跡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近期電視廣告中,阿伯因為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而導致腳麻。現實生活裡,若出現不明原因的手腳發麻,可別輕忽,一名患者的整個右腳不能動,原以為是中風,一經檢查,才發現是肺癌轉移腦瘤。肺癌早期症狀不明,不見得每位患者都會出現咳血或久咳不癒等症狀,根據統計,近7成病患診斷發現時已到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你的生理期常常不準時報到嗎?一位年僅18歲的林小姐,月經竟一年沒來。林小姐的身材十分豐滿,平常愛吃炸物、炸雞。原本求診是要來「調經」,但是,醫師發現她竟然是多囊卵巢症的患者。日前,知名藝人小禎(胡盈禎)也因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體重在半年內直線飆升,暴肥近20公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