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本土再增28例、1死! 台北15例再超車新北

快新聞/本土再增28例 1死! 台北15例再超車新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31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28例本土個案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個案分佈以台北市15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5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8例本土病例(其中13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9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2021年6月19日至7月4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15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5例、桃園市3例、苗栗縣2例,屏東縣、基隆市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16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1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快新聞/本土再增28例 1死! 台北15例再超車新北中央公布今日本土確診病例(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12752),為70多歲女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者接觸史;個案於6月11日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症狀,同日就醫採檢並住院治療,6月12日確診,7月3日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3日累計公布13,792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1,008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79.8%。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中,案15152為本國籍未滿5歲女童,6月21日自美國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於自宅進行居家檢疫,7月4日進行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3),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案15155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7月1日自英國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並採檢,當日採檢結果為陰性,7月2日出現鼻塞、喉嚨癢、輕微發燒等症狀,7月4日通報衛生單位後安排採檢送驗,於今日確診(Ct值22),相關接觸者匡列中。案15164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7月2日自沙烏地阿拉伯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在機場採檢後至防疫旅館檢疫,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72,82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455、971例排除),其中15,061例確診,分別為1,187例境外移入(原7月4日公布之本土個案15109、15110 ,經疫調採檢後改判為境外移入),13,82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3例移除為空號。自2020年起累計68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68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49例、臺北市261例、基隆市22例、桃園市20例、彰化縣11例、新竹縣6例、臺中市4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苗栗縣、臺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癌症到了末期常見會出現轉移的狀況,一旦發現癌細胞轉移,是不是代表治不好了呢?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吳思遠醫師/台大醫學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表示,隨著醫療進展,現在的醫學提供更多藥物與治療方式的選擇,讓癌症轉移的病人仍有治癒的可能!   癌症到了第四期,往往會伴隨發生癌細胞轉移的狀況,...

閱讀詳情 »

大腸直腸癌連續11年高居國人好發癌症第一名,面對這樣的威脅,患者除了擔心能否治癒之外,最害怕的就是要裝人工肛門。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的陳自諒院長帶領的大腸直腸癌醫療團隊,創下了「保肛率」95%的傲人成績,高居世界之冠!許多諮詢過其他醫生認為要做人工肛門的直腸癌患者,在他手上都成功摘除腫瘤且不用拿...

閱讀詳情 »

《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18日在台大醫院動手術,割除肺腺癌腫瘤,22日順利出院,回家修養2週後,今(6日)重返攝影棚錄影。製作團隊透露,陳文茜術後狀況良好,除了不能太過勞累,也需要不時使用氣管擴張劑及氧氣之外,身體狀況都已經逐步恢復。 事實上在錄影前,陳文茜已經開始掃讀各大新聞資訊,但在開刀第...

閱讀詳情 »

睡眠佔了我們人生1/3的時間,好的睡眠品質,不僅可以增進工作效率及學習能力,也可維持身體的內分泌、免疫系統等正常運作。但許多人卻為了失眠所苦,因此想了許多快速入眠的方式。1907年代印度的苦行僧,為了鍛鍊忍耐力,在釘床上睡覺,但釘床在瑞典卻成為幫助舒緩失眠的工具!美軍飛行員為減少戰場上的損失,也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