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慈院研究:極早期肝癌以手術切除 治療有效降低復發率

慈院研究:極早期肝癌以手術切除 治療有效降低復發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來達叔肝癌過世引發關注。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肝癌是世界第五常見的癌症,好發於50-70歲男性,男女患病比約3:1。台北慈濟醫院肝病研究中心許景盛主任率領團隊與大林慈濟醫院合作,結合兩院癌症資料庫,針對長期追蹤的肝癌族群,進行十年回溯性的臨床分析研究,發現手術切除治療極早期肝癌有效降低復發率,並將成果發表於《台灣醫學會雜誌》,獲廣大迴響。

病毒性肝炎 肝癌主要元凶

肝癌主要致病原因與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有關,由於台灣病毒性肝炎盛行率高,肝癌長期高居台灣癌症死亡首要元凶之一,被稱國癌。許景盛主任說明,肝臟發炎導致肝細胞被破壞,如同表皮受傷會結痂,受損的肝細胞亦會進行修復,稱之肝纖維化,而肝硬化則是經多次發炎纖維化的結果。相比其他器官,肝臟有強大的再生能力;然而,細胞若於分裂增生的過程中突變,便可能發展為腫瘤。據統計,肝硬化患者有5-10%的機率會演變為癌症。

早期2公分內肝癌 開刀切除效果佳

臨床上,肝癌依腫瘤大小、數量及侵犯程度適用不同的治療方式,而對於腫瘤≤2cm的極早期肝癌患者能選擇的方式眾多。因此,台北慈濟醫院肝病研究中心許景盛主任及一般外科伍超群主任,與大林慈濟醫院曾志偉主任團隊合作,結合兩院癌症資料庫,以多變項的統計方式,進行為期十年的回溯性研究。許景盛主任說明:「研究團隊自2006年到2017年間被診斷出肝癌的2766名的患者中,選出156名極早期肝癌患者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接受手術切除的患者五年復發率為57.8%,低於其他治療方式。」

以49歲陳先生為例,五年前,因公司健檢時腫瘤指數AFP升高,至台北慈濟醫院就醫,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肝臟有一約1公分大小的腫瘤,考量陳先生年紀尚輕、無其他共病,且為單一腫瘤,經肝功能評估,醫療團隊建議他接受手術切除。術後陳先生恢復良好,五年間,陳先生定期回診追蹤,均無復發。儘管如此,許景盛主任表示,由於肝臟本身血流豐富,加上肝臟腫瘤患者多半併有肝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的異常,故並非所有患者皆適用手術治療,需結合腫瘤位置、共病與年齡等其他因素做整體性評估,患者可與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切的治療方式。

肝很沉默 高危險族群定期檢查

許景盛主任指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幾乎無任何症狀,待出現不適時,往往已進入晚期,治癒率僅存不到5%。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黃金準則。許景盛主任呼籲:「有慢性B型、C型肝炎、家族性肝病史等,皆為高風險群,需定期接受追蹤檢查,以免延誤病程。」

【延伸閱讀】

不抽菸也會得肺癌 低劑量電腦斷層揪早期肺癌最佳利器 醫籲定期檢查

大千綜合醫院與台兒診所簽署合作協議 成立胎兒醫學中心服務苗栗鄉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2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五月五慶端午,端午之後,來到夏至,太陽就超毒辣,艷陽高照,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要非常注意。銀髮族若沒有做好眼睛防曬,就容易造成罹患白內障的機率增加,使得視力下降,而且白內障不治療,也會有失明的風險,不得不慎!此外,目前白內障手術越來越進步,經由置換人工水晶體,就能改善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與東南亞國家間交流頻繁,民眾常會因工作、旅遊及探親等原因往返,因此,當民眾出國而未能提高警覺做好預防措施時,即可能感染登革熱,並且於返國後,透過斑蚊叮咬,即會造成疫情擴散,要特別注意。台南登革熱疫情多 境外移入亦是主因臺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林碧芬副主任表示,臺南市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天氣逐漸轉熱,許多媽媽們忙著收拾厚重棉被,南投一名白小姐在搬運厚重棉被的過程中導致右肩疼痛難耐,後來甚至影響到生活,連簡單的穿內衣、梳頭、也無法將手抬高晾衣物。就診後診斷為慢性旋轉肌肌腱炎,在醫師詳細解說各種治療方式的優缺點後,白小姐選擇體外震波治療,現疼痛感已大幅減低,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端午節將至,不少糖尿病友會詢問營養師「患有糖尿病可以吃粽子嗎?」這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謹記適量攝取且把握三低(低油、低鹽、低糖)一高(高纖)與均衡飲食的原則,仍可和家人共享端午美食與佳節氣氛。注意份量 以免血糖上升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黃筱尹營養師表示,傳統粽子主要以糯米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