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類固醇針改善慢性下背痛? 效果只有1個月

打類固醇針改善慢性下背痛? 效果只有1個月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人有慢性下背痛困擾,有些人想注射類固醇針舒緩不適,法國一項研究發現,對於舒緩下背痛,類固醇針只有短期效果,若是慢性、長期下背痛,則幫助不大。

1針類固醇 效果持續約1個月
法國研究人員針對135名慢性下背痛患者進行研究,這些人都是因為椎間盤、下脊椎骨之間有發炎反應,導致下背痛。類固醇主要作用在於減緩椎間盤發炎反應,進而改善背痛。

研究顯示,下背痛患者打一針類固醇後,止痛效果約持續一個月,之後,藥物效果就會遞減,一年後,無論有沒有注射類固醇,兩組都沒有明顯差異。

類固醇針 較無法改善慢性、長期下背痛
研究首席作者法國笛卡爾大學物理與復健醫學助理教授克莉絲泰勒‧阮指出,目前醫界廣泛運用類固醇針劑改善慢性、長期下背痛,但研究證據並不支持這種做法,這項研究結果與過去研究不謀而合。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內科醫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研究團隊運用核磁共振攝影(MRI)篩選出因椎間盤發炎導致慢性下背痛的患者,患者下背痛困擾平均持續6年之久,其中一半的人注射類固醇針劑,另一半則沒有注射針劑。

12個月後 兩組患者所差無幾
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治療一個月後,注射類固醇針劑的患者當中,約有55%的人下背痛有所改善,相較之下,沒有注射類固醇的患者,則只有33%症狀改善。不過12個月後,兩組患者就不再有差別。

克莉絲泰勒‧阮表示,舉例來說,不管有沒有打類固醇針,一年後,患者椎間盤發炎、生活品質低落情形,或焦慮、憂鬱程度、止痛藥使用量等都相差無幾。多數患者都能接受注射類固醇針,也都同意必要時可以注射第二劑。研究結果也發現,注射12個月後,患者並沒有出現感染、組織受破壞或鈣化等問題。

改善疼痛+認知行為療法 幫助舒緩下背痛
國外醫學專家認為,治療慢性、長期下背痛時,醫師要找出肌肉骨骼病因,有時其他原因也會讓疼痛加劇,像心理困擾、對疼痛的恐懼,甚至教育程度較低等,都會影響疼痛強弱,治療慢性下背痛不只針對疼痛症狀,也必須合併認知行為療法,才能真正幫助舒緩症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9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手外傷病情較為複雜,在治療上,醫師會針對每隻受傷的手給予一套專屬的治療計劃,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才能幫助病患及早恢復日常。一名38歲陳小姐,上班時不慎被車床貫穿右手第三和第四指基部,不僅肌腱和骨頭外露,更造成有如乒乓球般大的洞口,考量為患者慣用手,因此醫療團隊採以超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一名中壯年保全陳先生,多年前發生車禍導致左膝軟骨破裂,韌帶受傷,送醫急救後住院三天,後因工作忙碌無法定時追蹤治療,生活中卻開始出現不定時軟腳的現象。陳先生平時工作內容包含巡邏、上下爬樓梯,後來皆因左腳無力受到影響,更不用說要進行過往愛好的籃球、羽毛球等休閒活動,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師,我爬幾階樓梯就會喘,好不舒服…」一名70歲阿伯原本身體硬朗,後來他察覺到自己的運動能力逐漸衰退,稍微一動就氣喘吁吁,爬樓梯也出現困難,整個人病懨懨。就醫後醫師檢查發現,這些症狀是「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引起,在醫師建議下,阿伯決定勇敢接受外科支架人工瓣膜置換開心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到了農曆年,不免又是餐餐大魚大肉,醫師常常在門診被詢問,甲狀腺患者飲食在過年時是不是有哪些地雷食物不適合吃?首先要知道的是,你的甲狀腺怎麼老是鬧脾氣。周宗翰中醫師表示,除了甲狀腺惡性腫瘤必須立即切除外,其餘的甲狀腺異常就像是個不聽話的小孩,不管是甲狀腺亢進或是甲狀腺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