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排不掉的金屬殘留!傳統支架治療 復發率高

衛福部公布最新102年國人10大死因,心臟疾病排名死亡原因第2位!更駭人的是,心臟病也正在年輕化,40~65歲罹患的比率年年攀升。心臟病的危險因子會造成血管阻塞等疾病,維持血管內壁健康為最重要的治療目的之一。

排不掉的金屬殘留!傳統支架治療 復發率高

台灣每年約3萬人因冠心病需接受心導管手術,以往的心導管手術主要是置放裸金屬及塗藥支架兩大類。但是2種金屬支架都會永久留在體內,仍會產生後期血栓、阻塞的疑慮和風險。

心血管疾病最理想的治療方式,是不在血管內留下任何異物、並能降機血管內阻塞;同時不讓失去血管自然收縮的能力。

近年來醫學技術進步,已有全吸收生物血管模架問世,能維持血管暢通、持續提供血管病灶良好支撐,讓動脈管徑大小定型。當血管強度固定不再需要模架,2~3年內所有模架材質便會逐漸被人體自然代謝分解吸收、不會在體內留下金屬植入物,中壯年或對金屬過敏者的患者更為理想。

全吸收生物血管模架的治療功效不亞於傳統支架,有助於術後恢復血管自然彈性,除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機率,對患者術後的生活品質更大為提升。

2015美國「經導管介入治療年會」(TCT)發表大型臨床數據結果顯示,新療法術後心絞痛的發生率大幅降低,這項技術亦成為介入性心血管手術的重大新里程碑。

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自身血壓及血糖,是維持心臟健康的不二法門。

相關推薦

▲疑境外移入個案傳播,國內出現史上首例本土屈公病確定病例。(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史上第一例!疾管署今(26)日公布國內出現首例的本土屈公病確定病例,為新北市土城區永寧里20多歲女性,近期未出國,活動地以住家及土城區埤塘里為主,由於台灣本土並沒有屈公病毒,懷疑是遭到社區隱...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又見麻疹個案!疾管署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均為20多歲男性,分別居住中部及北部,感染地分別為泰國、越南,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中部個案曾往返台中、台北、桃園等地,接觸者達517人;至於北部個案則是在發疹當天搭乘長榮航空BR68...

閱讀詳情 »

▲疾管署防疫人員至高雄市旗津區中華里調查可能孳生源。(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雄登革熱疫情又見新行政區淪陷!疾管署今(26)日傍晚公布高雄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旗津區中華里40多歲女性,高雄已經有7個行政區通通爆出本土登革熱病例,值得注意的是,新個案工作地在旗津觀光市...

閱讀詳情 »

蚊子是許多傳染病的媒介,而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正適合蚊子滋長,因此夏日防蚊至關重要!舉凡登革熱、日本腦炎、瘧疾、茲卡、屈公病等都是經由蚊子叮咬而感染,該如何才能預防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目前日本腦炎已有預防疫苗可供接種,而瘧疾也可預防性投藥,其餘還是以留心環境清潔、避免病媒蚊孳生為主。若不慎感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