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甩迷思記要訣 一起健康過中秋

甩迷思記要訣 一起健康過中秋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中秋月圓,親朋好友聚餐、烤肉機會大增,開心吃喝的同時,當心禍從口入。據統計,每逢中秋節前後,醫院胃腸肝膽科門診病患明顯增加二至三成,以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佔多數,臨床症狀包括腹脹、腹痛、嘔吐、腹瀉,有的病患甚至一天跑好幾次廁所,包括食材準備、保存以及烹調過程都潛藏致病風險,醫師一一破解常見的迷思,營養師也分享烤肉健康吃的準備要訣,讓大家過個好中秋。
迷思一:魚有生魚片,牛排可五分熟,牛肉烤不熟沒關係?錯。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鴻瑋表示,肉類、海鮮等食材務必烤熟,半生不熟會增加感染病菌或寄生蟲的可能,也是腹瀉的主要原因,建議煮半熟再烤,保留風味也減少毒素。 
迷思二:柚子膳食纖維豐富,多吃有益?錯。
柚子雖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消化,但吃太多反而容易造成腹脹、腹瀉。另外,一顆柚子熱量高達300大卡,等同一碗白飯的熱量,且柚子屬高鉀水果,糖尿病與腎臟疾病的病患應酌量食用。 
迷思三:食材放上烤盤就要馬上使用烤肉醬料?錯。
高溫會導致醬料產生化學變化,釋放致癌物質,建議待食材熟後再使用烤肉醬料。 
要訣一:食物低溫分類保存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膳食供應組林郁茹組長表示,不同種類食物在清潔後,應分類保存,可用保鮮盒或保鮮袋(密封袋)置於冰箱,低溫保存於7℃以下,要烤肉的時候才拿出,可降低病原菌的滋生。 
要訣二:避免交叉汙染
避免不同食物間的交叉汙染,應使用不同砧板處理海鮮、肉類和蔬菜,且生熟食應分開放置,夾生食與熟食的夾子也要分開;夾過生食的夾子和筷子,除非使用攝氏100度的熱水殺菌2分鐘以上,否則不建議再吃進嘴裡。 
要訣三:烤肉選擇低脂肉
雞胸肉、魚肉、里肌肉等,脂肪含量低,可減少過多熱量攝取,另外,避免選擇加工製品、醃製品,例如:香腸、培根、貢丸、花枝丸等,因含防腐劑且脂肪含量高、熱量高。 
要訣四:自製醃醬,少用烤肉醬
新鮮食材只要少許胡椒、蔥、蒜、醬油略為醃製即可,避免使用沙茶醬、烤肉醬,增加熱量及鈉的攝取。 
要訣五:三蔬二果不可忘
每日至少三份蔬菜兩份水果,在烤肉的食材中,多添加一些蔬菜,蔬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可消除烤肉而產生的自由基。
擺脫迷思,熟記要訣,參與「健康纖享瘦」活動,假期過後不煩惱,健康減重不再是口號,一起落實健康管理行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38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工作壓力加上長期熬夜,日夜顛倒的作息、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導致女人的肌膚狀況惡化,皺紋、暗沉、黑斑很容易出現,甚至皮膚下垂、鬆垮的情形,都會更加明顯。戲劇一姊梁佑南就曾在臉書大方分享自己的保養秘訣,定期施打4D皮秒雷射,讓她的肌膚在熬夜拍戲與厚重彩妝的荼毒下,都能在鏡頭...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你喜歡吃地瓜嗎?在從前那個物資缺乏、白米又是很昂貴的年代,地瓜是很重要的主食,因為它便宜,且在種植上面也沒有太大的困難,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此外,地瓜又有哪些好處呢?   明星級主食 萬芳醫院營養室營養師徐慧英表示,地瓜有許多品種,屬於全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腹婆、大肚男摸一摸肚子,不難發現有一層「游泳圈」,這就是內臟脂肪,也是高血脂的徵兆!想要消肥肚、降血脂,到底該怎麼做?醫師指出,從事有氧運動是最合適的方式,例如慢跑、游泳、打球、體操。腰圍超過標準 恐有高血脂台灣血脂衛教協會理事、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綜合報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指出,住院患者如果接受60歲以上年長內科醫師診治,住院一個月內的死亡風險,會比給40歲以下年輕醫師診治來得高。但醫師如果看診量很大,患者死亡率就不會受影響。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這是一項觀察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