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研究:中度運動降老人22%死亡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研究:中度運動降老人22%死亡風險

躺或坐睡覺、無所事事、看電視,你知道家中長輩平常都在做些什麼嗎?根據一篇期刊研究指出,促成長輩自動自發起身運動的動機,例如大型桌遊遊戲,可提高老年人主動參與運動的興趣及動機,為認知和身體方面帶來正向影響。

過往文獻指出,規律的體能活動有助減少老年人死亡率、改善生活品質。從觀察改變運動習慣的人身上,發現晚年從事較多運動的老年人健康狀況也比較好,僅是低量的中度至激烈運動,都能減少老年人22%死亡風險。

進行3個月活動後 長者步態、踝關節力量皆改善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研究者提出一項創新方案,在2個類似的安養院進行1個月大型桌遊方案,了解對安養院居民在動態體能活動、心理健康上產生的效果。透過老年人社交互動(相關性)、提供適當體能活動(能力)以及鼓勵規律的自願參與遊戲(自主),達到與運動相關的滿足感。

方格根據體能健康的元素印上不同顏色,包括力量、彈性、平衡和耐力,參與者必須有系統的在走道上完成2圈活動,參與者在經過24個方塊後直到終點就算完成遊戲。實驗組體能活動後每日能量消耗增加110千卡,3個月後則每日增加219千卡。3個月後,生活質量、平衡和步態和踝關節力度也有所改善,這樣的改善在對照組中並未表現。

可結合高齡者有興趣的桌遊放大進行 如象棋、五子棋

台北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嘉逸表示,想進行大型桌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結合一些高齡者較有興趣的桌遊放大來進行,如象棋、五子棋等,讓高齡者在原本的動腦活動外,加入體能活動的元素,就是很好的方法。由於國內目前較少類似大型桌遊,提醒高齡患者,出門走走就是最容易也最可行的身體活動。

增加愉快感與社交性 誘導長輩活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引導長輩的活動,重點可以放在增加「愉快感」和「社交性」,才會使動機持續。採漸進式的誘導與勸說,甚至讓鄰居來邀請,較容易成行。高齡化社會來臨,可以有更多巧思,一方面引導高齡者有夠多活動,不管是增加體能或肌力,漸進式增加步行耐力與距離,都可以提高生活品質。

例如鼓勵走到戶外,像是高齡者聚集的公園或社區活動中心,走走路、下下棋或是聽些他們年代的音樂、電視、電影,還是量量壓或體重,讓高齡者彼此問候。也可以鼓勵長者每人準備小點心或餅乾,走出戶外,與其他高齡者共享下午茶,這樣的活動型態,不但是社會性交誼,也增強長者的肌力與體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因氣候變遷的關係,氣溫持續升高,因中暑與熱衰竭等熱急症之急診就醫人次增加。澎湖縣衛生局保健科呼籲,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尤其年長者、慢性病患者應多注意並牢記預防中暑3要訣「多喝白開水、保持涼爽、提高警覺」,以避免發生致命的熱中暑。  1)多喝白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些感情好的朋友,親密程度就跟家人沒兩樣,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容易選擇與自己基因相似的人當朋友,尤其是嗅覺基因相似度最高,且一個人與朋友的基因相似度,相當於第4代表親相近程度。 朋友間有1%的基因是相同的 該研究是由加州大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55歲的何先生,因為眼睛紅、視力模糊及出現陰影的情況,就醫檢查後發現罹患葡萄膜炎,且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他有僵直性脊椎炎,而這種體質的人,他的脊椎與眼睛有一種特別的抗體,使得它們會一起產生發炎反應,因此,若是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民眾,其中會有2成的人將會有葡萄膜炎的困擾...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有位84歲的患者,因走路不慎跌倒,導致髖部劇烈疼痛且無法行走,至醫院急診求診,經X光檢查診斷為近端股骨骨折,後來透過手術治療,疼痛較為緩解,一週後順利出院,但仍行動不便需持續復健,最後經過骨質密度檢查,確診為嚴重骨質疏鬆症。 發生髖部骨折 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