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免疫細胞活動力差 染上新冠病毒恐重症亡

糖尿病患免疫細胞活動力差 染上新冠病毒恐重症亡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2名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死亡患者,分別有糖尿病與腎臟病,而全世界病患數持續增加,越來越多數據能證實,慢性病容易引發新冠肺炎重症。日本媒體《DIAMOND》報導指出,慢性病患因免疫系統嗜中性球作用能力下降,讓罹患傳染病發生重症機會加大,因此,疫情當前慢性病患務必做好防護措施。

 

根據日本媒體《DIAMOND》報導內容提及,身體的白血球、單球、巨噬細胞等,都是免疫細胞,無時無刻都在警戒,只要外部微生物入侵身體,就會立刻前往並馬上攻擊微生物,特別是白血球細胞當中一種嗜中性球,不但可以吃掉病毒,還可以放出抗病毒物質,在疾病最初期可以擋住病毒與細菌擴張威脅。

 

糖尿病患者體內嗜中性球能力不佳,具體來說,是嗜中性球移動到感染部位的速度變差,並且讓嗜中性球作用的免疫細胞,如自然殺手細胞(NK),作用反應也會跟著下降,因而讓感染出現病況時不容易壓制,病況也就越來越嚴重。而假如身體免疫系統沒有辦法在初期阻擋的話,身體症狀加重,更增加未來重症危機。

 

1項澳洲針對約11.8萬1型與2型糖尿病患者資料發現,相對於一般沒有慢性病的民眾,發生感染死亡的1型糖尿病患者會高出正常人的4.42倍,2型糖尿病患者則高出1.4倍。由此可推斷,如果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出現重症導致死亡的風險會大增,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避免增加染病的治療難度。

 

台灣新光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陳佩綺表示,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器官本來就容易發生傷害,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生產出來的免疫細胞活性也就跟著下降,因此糖尿病患者經常是傳染病重症的高風險,不論一般感冒、流感、甚至新冠病毒,對於糖尿病患者都是很大威脅,必須特別小心。

 

糖尿病患者面對傳染病,除了戴口罩與勤洗手外,也要讓血糖維持在正常數值,陳佩綺強調,只要將血糖控制得當,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也能趨近於正常人,讓感染與發生重症的機率都可以降低。所以,醫師開立藥物一定要按時服用,規律測量血糖數值,如果突然血糖數值難控制時,一定要請求正規醫生協助。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每到冬天,我的起床意志力為就為 最近天氣是越來越冷,起床是越來越難,從被窩裡爬起來簡直花光了這輩子的勇氣。 而,面對著遲到要扣工資的事實,還是不得不……  這兩天小健在網上看到一姐們兒發明的神奇鬧鐘,如下☟☟☟ 這要是不乖乖起床,可就要被搧耳光了。這姐妹兒對自...

閱讀詳情 »

常常動不動就覺得累,晚上跟假日休息得再久也無法改善嗎?小心,這很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疲勞是非常正常的生理反應,人體在經過腦力激盪、劇烈運動或是情緒波動之後,很自然會出現暫時性的疲勞感。這種疲勞感只要經過適當休息跟調養,通常在短時間內自然而然就會恢復。 如果這樣的不明原因以及非病症引起的疲勞感...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ntdtv 很多人的習慣是起床後便開窗通風,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何時開窗關乎你的健康。專家稱在城市裡,日出前後與傍晚,是兩個污染高峰,此時不宜開窗,否則影響健康。 記住!再冷也別忘記開窗通風冬季由於寒冷,很多人就一直緊閉門窗,這是非常錯誤的。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小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天氣漸涼,不少人開始出現筋骨痠痛、落枕等問題,原來是天氣一冷,人們喜歡賴在被窩裡滑手機、平板,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不活動,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佳,痠痛上身;不僅如此,長時間姿勢不良,不但肩頸僵硬、腰桿挺不直、駝背等問題就一一浮現,常有「老態姿勢」,明明正值壯年,卻因長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