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免疫細胞活動力差 染上新冠病毒恐重症亡

糖尿病患免疫細胞活動力差 染上新冠病毒恐重症亡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2名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死亡患者,分別有糖尿病與腎臟病,而全世界病患數持續增加,越來越多數據能證實,慢性病容易引發新冠肺炎重症。日本媒體《DIAMOND》報導指出,慢性病患因免疫系統嗜中性球作用能力下降,讓罹患傳染病發生重症機會加大,因此,疫情當前慢性病患務必做好防護措施。

 

根據日本媒體《DIAMOND》報導內容提及,身體的白血球、單球、巨噬細胞等,都是免疫細胞,無時無刻都在警戒,只要外部微生物入侵身體,就會立刻前往並馬上攻擊微生物,特別是白血球細胞當中一種嗜中性球,不但可以吃掉病毒,還可以放出抗病毒物質,在疾病最初期可以擋住病毒與細菌擴張威脅。

 

糖尿病患者體內嗜中性球能力不佳,具體來說,是嗜中性球移動到感染部位的速度變差,並且讓嗜中性球作用的免疫細胞,如自然殺手細胞(NK),作用反應也會跟著下降,因而讓感染出現病況時不容易壓制,病況也就越來越嚴重。而假如身體免疫系統沒有辦法在初期阻擋的話,身體症狀加重,更增加未來重症危機。

 

1項澳洲針對約11.8萬1型與2型糖尿病患者資料發現,相對於一般沒有慢性病的民眾,發生感染死亡的1型糖尿病患者會高出正常人的4.42倍,2型糖尿病患者則高出1.4倍。由此可推斷,如果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出現重症導致死亡的風險會大增,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避免增加染病的治療難度。

 

台灣新光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陳佩綺表示,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器官本來就容易發生傷害,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生產出來的免疫細胞活性也就跟著下降,因此糖尿病患者經常是傳染病重症的高風險,不論一般感冒、流感、甚至新冠病毒,對於糖尿病患者都是很大威脅,必須特別小心。

 

糖尿病患者面對傳染病,除了戴口罩與勤洗手外,也要讓血糖維持在正常數值,陳佩綺強調,只要將血糖控制得當,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也能趨近於正常人,讓感染與發生重症的機率都可以降低。所以,醫師開立藥物一定要按時服用,規律測量血糖數值,如果突然血糖數值難控制時,一定要請求正規醫生協助。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雲嘉地區某醫院上週驚傳員工於上班時,疑似因主動脈剝離當場暈倒,經搶救後仍不治死亡。中榮嘉義暨灣橋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黃暄喬指出,急性主動脈剝離有年輕化的狀況,而其致死率高達90%,故及時的診斷與治療非常重要,否則可能要人命。主動脈剝離致死率九成 果斷急診保性命日前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屏東一名年約60歲的林先生,確診攝護腺癌時即是屬於高腫瘤量(High volume),且全身多處骨頭已遭侵犯的轉移性攝護腺癌,經醫師評估採以荷爾蒙治療,再加上6次化療療程,期間腫瘤控制相當穩定,目前僅需每三個月回診接受荷爾蒙治療,也讓他得以回復正常生活。善用篩檢工具定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逢連續假期,各大景點都會湧現出遊的人潮,交通更是塞,被困在車陣中為了不打瞌睡,一路上吃吃喝喝,當有尿意時卻無法如廁,只好被迫憋尿。中醫師吳宛容提醒,長期喝水太少,且有憋尿習慣的人,包括上班族,小心引發泌尿道感染。幾乎所有動物都需要排尿,不只是將喝進去的水有管道排放出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私密處問題讓女人不敢說出口,從少女到熟女都可能會面臨各式困擾,無論是私密處感染、異味、鬆弛、漏尿、乾澀等都讓人好尷尬!心湛美學診所醫師方穎涵指出,20多歲女性通常較在意的是感染和異味問題,到了產後或隨著年齡增長,又會有鬆弛和漏尿困擾,但其實這些問題都能透過現代醫學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