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路 10 大醫療謬訊嚇唬你

 

網路 10 大醫療謬訊嚇唬你

整理:許寶仁.諮詢:祝年豐 醫師

飯後來一瓶冷飲會得腸癌?
【網路流言】
很多人習慣吃飽飯後就來一瓶冷飲,尤其是一些罐裝茶飲料;號稱可以「去油解膩」,但你有沒有想過接下來你的肚子裡會發生什麼事?你肚子裡的牛排(或是鹹酥雞、滷味…)都是油膩膩的食物翡翥翞翣,腸胃要消化本來就比較吃力,現在再倒入一瓶冰水……

有沒有看過冰箱裡面的豬油牛油啊?!你能想像把上面那層白白的凝固油吞進肚子裡嗎?當你的腸胃裡有一塊塊蠟燭般的凝固油槁榓榚榖,如果只是噁心就算了,重點是∼這些凝固油碰到胃酸會再度溶解成半液狀箐箛箍箌,然後會比固態食物早一步流進腸道里。於是那稠稠黏黏、油不油水不水的物質就會沾滿腸璧絨毛,經過經年累月的堆積和質變菣萒蓑蒜,這些東西輕則導致瘜肉,更有可能的是病變成腸癌!

【專家解析】
案內所述之情形,應屬不實網路傳言,請您不用擔心,但冷熱食一併食用,有時會造成胃腸不適,建議您稍微間隔一段時間再食用。


食物中添加了人工甘味--- 阿斯巴甜有致癌的可能?
【網路流言】
食物中添加了人工甘味-阿斯巴甜!也就是代糖,糖尿病患者吃的那種,它對腎臟的負擔很大!而且有致癌的可能!

【專家解析】
阿斯巴甜人工甜味劑為國際間普遍准用的食品添加物,其食用安全性據相關之研究報告顯示,對一般人並未有影響人體健康之情事。只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苯酮尿症患者因本身無法代謝苯丙胺酸,所以衛生署規定添加阿斯巴甜之食品(包括代糖錠劑及粉末),應標示「苯酮尿患者不宜使用」、「內含苯丙胺酸」或同等意義字樣。


可樂+味精=FM2?
【網路流言】味精有類「FM2」效果
女性需小心!不要懷疑,只要味精食用過量,就有可能造成精神憂鬱、頭昏眼花、昏睡、精神混亂、焦躁、嗜睡、失眠、肌肉無力等副作用,民眾應儘量減少味精服用。

【專家解析】
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中心查詢相關文獻,並無發現任何有關同時食用可樂與味精等食物會形成興奮劑之醫學報告。
二、混合可樂與味精並不會產生興奮劑成分,更不可能產生鎮靜安眠劑FM2,且與飲料成分是否含有胺基酸無關。


三明治+優酪乳=癌症?
【網路流言】
三明治中若有培根、醃肉不可和優酪乳一起吃喔!因為培根、香腸、火腿、臘肉等加有硝酸鹽,用以防止肉毒桿菌生長,避免食物毒;但若和優酪乳、多多、等乳酸飲料一起食用,則硝酸鹽會生成亞硝胺會致癌,所以要小心。

【專家解析】
本案並無科學研究證據顯示,便利商店的三明治中培根、香腸、火腿、臘肉等與優酪乳同時食用確實會引起致癌物質。而乳酸菌之文獻中記載,其有助於減少亞硝胺之生成。前述流傳之訊息並未有正式之文獻報告,並不可靠。

「蜜餞、金針、果糖」含高量二氧化硫,會造成氣喘?
【網路流言】
市面上販賣的「蜜餞、金針、F年果糖」,裡面都有高量的「二氧化硫」,會造成氣喘。

【專家解析】
市售蜜餞、乾金針、果糖,為減少加工過程所造成之褐變現象或延長保存期限,業者多會使用二氧化硫、亞硫酸鹽,依據相關科學研究報告顯示,該等添加物對一般人並無長期食用安全上的疑慮,但有氣喘體質或病史者,食用含有該類添加物的食品,則較易引發其氣喘症狀。該類添加物並不會使正常人變成氣喘病人。


吃半熟的蛋會致命?
【專家解析】本案中所稱半熟蛋內的有害細菌,應該係指沙門氏菌,如果蛋雞的卵巢受到沙門氏菌感染,則其生產之雞蛋內部可能會染有沙門氏菌。然而國外發生食用蛋品而致死之案例,均是病人或老人
(身體狀況較弱者),一般人如食用污染沙門氏菌之蛋品,最多僅會引起食品中毒症狀。另依據歷年來抽驗結果,台灣地區產銷之雞蛋並無檢出含有沙門氏菌的情形。


常喝奶茶易導致腎結石?
【網路流言】
奶茶的成分通常是紅茶加上奶精,紅茶是富含草酸的食物,奶精則含有豐富的鈣質,一起喝進肚子裡,草酸和鈣會相互結合,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草酸鈣。奶茶因為含有茶類跟牛奶,或是奶精類的東西,它本來就是草酸鈣含量高的東西,自然就會增加結石的機會。

【專家解析】
飲食中鈣質過多時,會在腸道中與草酸結合,形成不溶解、不被吸收的草酸鈣,大部份都由糞便排出。一般奶茶中的奶量含量並不多,有些奶茶是添加奶精(非乳品類),所以光喝奶茶對一般人並不會直接造成腎結石。

而對於容易結石體質的人,不宜攝取過多的鈣質外,還要注意含草酸高的食物,如:茶、可樂、草莓、巧克力、菠菜、核桃等也不宜攝取過多。


血濁錯誤認知一籮筐
吃維他命可以降血脂?
【專家解析】
吃維他命最主要的用意不在「降血脂」,而是「抗氧化」。
因為氧化的血脂質對身體有害,維他命雖不能讓血脂下降,卻可能因為幫助抗氧化,而減低血脂被氧化的機會,也減少血管硬化的程度。真正降血脂的飲食還是少熱量、少油、少動物性蛋白質。所以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少」吃,而不是「多」吃哪些補充品。


洗血脂可以預防高血脂?
【專家解析】
洗血脂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治療一些因家族遺傳而有惡性高血脂的病患,如膽固醇高達300∼400mg/dl,或者甚至1000mg/dl以上,就可以用洗血脂的方法降低血中濃度,但不是拿來當做預防高血脂的方法。因為洗血脂兩個星期之後,血脂就會恢復,而且不只洗掉壞膽固醇,還會洗掉好膽固醇和免疫球蛋白。


血看起來濁濁的就是高血脂?
【專家解析】
不一定。血液中脂肪過高時,的確會讓血液呈混濁狀。不過也有誤認的時候。例如抽血檢查抽的血是靜脈血,本來看起來就比較暗,並不是高血脂的結果。

此外,有些項目的檢查,抽血不需經過禁食,例如驗血色素、甲狀腺功能,如果是剛吃完飯後抽的血,三酸甘油酯較高,血液也會比較濁。一般的抽血檢查,例如驗膽固醇,需要事前禁食8小時。

坊間廣告常把血濁和脖子痠、腳麻連在一起,事實上,如果純粹高血脂的問題,還沒有其他病變,是不會產生任何的症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世界更年期日,國民健康署因此特別呼籲更年期女性,應重視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的肥胖和三高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去年約有近7千名女性死於心臟疾病,為女性的第二大死因。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心臟病死亡率在停經後,會以每5歲翻一倍的速度衝高,是更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年紀輕輕也會罹患白內障!33歲的陳先生在台中市擔任電腦工程師,半年前開始出現畏光、視力模糊的症狀,且近來狀況日益嚴重,就診後才發現罹患了「後囊混濁型白內障」,視力只剩0.5,所幸經手術治療後,視力已恢復正常。醫師分析,患者可能是因坐在靠窗且日照強的位置工作,右眼長時間遭受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吃維骨力預防骨質疏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指出,維骨力是顧關節,成分中完全沒有鈣,若拿維骨力來補鈣,恐越補越糟,最好從日常飲食著手,多攝取乳製品、豆製品、小魚干、海帶、芝麻及深綠色蔬菜等,有助於增進骨質健康。洪若樸表示,維骨力成份中的葡萄糖胺,是形成軟骨細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52歲的曾先生,有10年糖尿病史,因工作忙碌、飲食不忌口,導致血糖控制不良。最近,視力變得模糊,尤其到晚上更看不清楚、看東西也產生扭曲現象,就醫檢查才發現,糖尿病併發黃斑部水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主任方怡謨表示,血糖上升時,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會在體內過度作用,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