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莫輕忽! B肝患者七年未追蹤竟罹肝癌送命

莫輕忽! B肝患者七年未追蹤竟罹肝癌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50歲的張大哥是B型肝炎帶原者,10年前看診時,醫師就建議要定期回診追蹤,7年前發現其超音波有異常 ,雖經診所護理師多次撥打電話提醒,張大哥卻因忙碌,都置之不理,直到今年1月因肚子痛回診所檢查,才發現已有一顆9公分大的肝腫瘤,短短三個月後便撒手人寰。

B肝服藥可控制 定期追蹤不可少

肝膽胃腸科診所邱汝慶醫師表示,我國B型肝炎帶原率高達15%-20%,相當於六人內就有一人罹患,普遍率高。根據衛福部105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每年約有5千人死於慢性肝病及肝硬化,7千人死於肝癌,而這些肝癌中有6至8成是B肝病毒所致;由於肝炎早期病變通常無明顯症狀可察覺,患者不可輕忽定期追蹤和及早治療的重要性。

邱汝慶醫師補充說明,目前B型肝炎已有口服藥物可治療,其抑制病毒的複製長期有效,且抗藥性及副作用低,加上今年健保署放寬給付門檻,不僅取消每位病人一生只能接受2次治療的規定,且HBeAg陽性患者可治療至HBeAg轉陰後,再加上鞏固治療1年,嘉惠眾多患者!此外,為落實分級醫療,邱醫師建議B/C型肝炎帶原者,可至鄰近肝膽胃腸專科診所進行追蹤及治療,可有效降低候診、檢查、領藥的時間。

聽從醫囑正規治療 有效延緩B肝病程

慢性B型肝炎若不及早接受正規治療,病毒將反覆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進而演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邱汝慶醫師形容,就好比皮膚反覆遭受割傷,傷口結痂會越來越厚及硬,復原也變得更加艱困。臨床上曾碰到一名長期肝功能異常的B肝肝硬化患者,相當積極規律治療,服抗病毒藥後,7年來肝功能皆維持平穩,在聊天中才了解其弟也有B肝,卻是未接受正規治療,相信草藥可以幫助好轉,即使出現黃疸仍不聽勸,最終不敵肝病惡化而去世,因此特別呼籲慢性B型肝炎患者要聽從醫囑,接受正規治療,才能改善肝炎病程。

邱汝慶醫師提醒,患者為降低肝臟負擔應拒絕菸、酒、檳榔,不隨便吃來路不明的藥品或補肝品,飲食上則盡量避免食用容易含黃麴毒素的食物,如:花生製品、玉米、臭豆腐、豆腐乳、豆瓣醬等;民眾平時應多加注意個人衛生,減少不必要的輸血及共用牙刷、刮鬍刀,並須了解自身是否為B肝帶原,才能及早治療,遠離肝癌危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7歲男性科技新貴,平日不菸不酒,卻因心肌梗塞送醫,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就是壞膽固醇超標高達320mg/dL,是正常值的兩倍之多;醫師懷疑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建議定期監測血脂,做好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更重要的是,必須持續治療,以降低日後再度出現冠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現代人三餐老是在外!有機生鮮食材業者劉天和觀察發現,過去多是上班族才外食,但現代家庭以雙薪家庭、獨居老人居多,家長總是沒時間好好下廚,不論學童、上班族,或是銀髮族,常會貪圖方便選擇外食。 現代人缺少健康外食 劉天和指出,外食常有高油、高鹽、高糖,以及多加工食品、添加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藥物有如雙面刃,能治病,也能致病!尤其服用抗癲癇藥和降尿酸藥,很可能會出現藥物過敏反應產生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縮寫為SJS),由於初期症狀有如感冒,如果又再繼續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以致病況更加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家庭暴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前陣子家暴話題不停躍上新聞版面,家暴案件不時在上演。烏日林新醫院身心內科主任黃于誠表示,根據統計,台灣家暴通報率低於5%,在醫院診療過程中,接觸過許多家暴受害個案,不少當事人抱持著家醜不外揚的心態,大部分多會選擇隱忍,等到開始尋求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