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解密思覺失調症 北榮有新發現

解密思覺失調症 北榮有新發現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1名24歲男性,退伍後順利找到工作,但是工作一年後竟出現失眠、情緒失控、煩惱焦慮等症狀,後來甚至聽到莫名聲音與對話,出現幻聽現象。導致男子無法工作、影響生活。
收治病例的台北榮總精神科楊智傑醫師表示,男子罹患的是思覺失調症,即舊稱的精神分裂症,這是一種精神疾病,病患常有幻覺、妄想及思考障礙,並且會使新制與社會生活功能退化。
由心窺知大腦 解密思覺失調
為什麼會有思覺失調症呢?楊智傑醫師解釋,目前對於患者的腦部功能究竟是哪裡出問題仍不清楚。但以心臟為例,研究發現,心臟衰竭的病患,心跳單調而規則,心律不整(心房震顫)的患者,心跳則是混亂的變化。因此,當心臟出現疾病時,從心跳就可略知一二。
而透過磁振造影,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腦部也呈現類似變化。楊智傑醫師進一步說明,病患腦部掌管感官功能的部位,腦部活動呈現類似心臟衰竭患者的心跳規律而沒有變化的模式,而大部分掌管思考及認知功能的部位,則呈現像心律不整般趨於混亂的模式。
幻聽、妄想 皆因腦子亂了
簡單的說,就是「腦子亂了」。醫師指出,思覺失調症患者大部分的腦部區域其活動都呈現如心律不整般趨於混亂的現象,也就是「腦子亂了」。楊智傑醫師也進一步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腦部活動趨於混亂的區域,和疾病的負性症狀,皆與認知功能的退化有關。
因此,當腦部活動趨於混亂時,無法有效地處理訊息,就此產生認知功能退化的現象;而趨於單調的腦區,和疾病的正性症狀,也就是幻覺和妄想有關,這就是為何思覺失調症患者反覆地出現幻覺及妄想性思考。而這項研究今年刊登於知名)的神經科學國際期刊「人類大腦圖譜」(Human Brain Mapping)。
三要三不要 維持健康大腦
心臟要靠運動才能保持活力,大腦也要運動才能維持運作,醫師也提出「大腦運動」來避免大腦陷入單調或混亂模式:
一、 要接觸並學習新事物,不要一成不變。
二、 要保持社交活動,不要封閉自己。
三、 要充足的睡眠,不要過度身心壓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4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邁入5G世代,大家只想到上網更順暢,事實上,網路順暢的好處可不僅如此。台中榮民總醫院近年來積極發展智慧醫療,在2021年9月與中華電信合作,完成全台首例以5G企業專網「連線」方式搶救嘉義分院的心肌梗塞病患,藉由5G手術影像即時傳輸技術,讓不同醫院的醫師們,能夠即時觀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家庭結構改變及新冠疫情改變生活型態,如:嚴守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防疫措施,而長達一年多的減少社交聚會,公共設施關閉,促使高齡者於疫情高壓力的環境下,高齡者經歷焦慮、憂鬱、創傷導致高齡者更覺得孤單。新冠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每日病例數持續增加,在經濟、生活、社交等方面都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整理報導】為了讓臉看起來更小一點,有些人會刻意選擇較大的口罩,但這其實只會造成反效果。此外,基於預防飛沫傳染的原則,也建議大家避免使用尺寸不合的口罩。 若你本身臉形為鵝蛋形、倒三角形,可選擇立體且服貼於臉部輪廓的口罩。但若是不織布口罩,大多無法進一步選擇尺寸或形狀。 像這種時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近年來,減重與健身成為熱門話題,儼然成了全民運動,各種減重方式隨之興起。而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不少飲食應用被認為是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其中,又如「生酮」、「低碳」及「間歇性斷食」等飲食治療法也在不少醫學研究中被證實可用於避免或治療肥胖。此後,藉由「調整飲食」達到減重目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