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必須知道的十件事

運動,一個很熟悉又很陌生的名詞。

運動,一個大家都說要做卻不清楚要如何做的事情。

如果你還沒準備好開始運動,這裡有你需要知道運動的十件事。

如果你已經開始運動,這裡有十件事會讓運動更有效果。

 

運動從哪開始?從自己開始。 

運動是誰來做?我來做。 

誰呢? 是的,自己,我的身體。

 

所以了解身體是運動的第一步。

  1. 骨骼:人體的支架、運動的槓桿。運動可以讓骨頭變壯、變硬。
  2. 關節:兩個骨頭方向變化的軸心。運動時要注意關節的位置避免過度壓力在關節面上產生傷害。
  3. 肌肉:身體力量的來源,收縮時會造成骨骼的移動。運動可以讓肌肉力量增加,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能力。
  4. 心臟:為身體傳輸血液的中樞,將養分送達全身。運動可以強化心臟力量,降低安靜心跳。

有關身體的四件事,可以讓我們更清楚身體在運動中扮演的腳色。

 

接下來就要進入第二步,運動守則。

  1. 安全:唯有健全的身體才能持續規律的運動,安全第一。
  2. 暖身:運動前一定要有充分的暖身,10~15分鐘。從心理的準備到生理的熱身都是避免受傷的第一守則。
  3. 水分:人體有70%的水分,水分的補充在運動時非常重要。運動前、中、後都要有水分的補充。
  4. 緩和:要有好的運動效果一定要讓身體在運動結束後得到完善的放鬆。運動後的緩和時間就是為了讓身體從運動中獲得釋放。 

有了運動守則的四件事,可以讓身體在運動中全身而退。

 

最後,第三步,運動的態度

  1. 傾聽身體:身體是自己的,他會發出聲音。從肌肉、骨骼、關節和心臟。懂得身體是成功最重要的關鍵。
  2. 放下比較:從傾聽出發,尊重自己。不跟他人比較。

我們的身體決定運動的對與錯,我們決定身體如何動。

讓我們一起來更了解我們的身體。

 

撰文:代謝型態 劉大敭 Simon運動教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植物新藥研發聯盟成果令人驚艷!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領軍,去年成軍的台灣植物新藥研發聯盟,於短短不到一年時間,效解決國內植物新藥業者從IND到NDA所面臨的瓶頸鎖鏈,將搶攻未來全球每年高達數百億美元的植物新藥商機。 Golden Keys計畫 提升國際競爭力 生技中心執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6歲小姐,近來上完廁所時發現有出血現象,但本身月經來時,並未有任何經血過多或經痛等異狀,過去接受檢查時,因被診斷內膜較厚,曾接受內膜搔刮術,但症狀仍未改善,直到進一步接受檢查性內視鏡,發現子宮內長了一顆瘜肉,經由子宮鏡手術切除瘜肉後,所幸已無大礙。 子宮鏡加上超音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28歲男性,因連續多日發燒、食慾不振及全身倦怠,至醫院急診就醫。抽血發現肝功能異常,肝細胞指數(GOT/GPT)超過正常值的100倍以上,黃疸指數略高,診斷為急性肝炎;兩星期後,與他同住的弟弟也因為急性肝炎住院,檢查結果發現兩人皆有急性A型肝炎。 青少年、成年發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根據一份醫學期刊報告顯示,若長期使用智慧型手機,恐會出現暫時性智慧型手機失明症現象;嘉義長庚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醫師陳慶隆指出,雖論文發表後,也澄清要民眾不須過於擔心,因為還不算是正式病症,但仍是不得忽視的警訊。 暫時性失明 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