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大腸癌找上門 生活3大關鍵你做到了嗎?

避免大腸癌找上門 生活3大關鍵你做到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大腸癌多好發於50歲以上,又以男性居多,但隨著飲食習慣改變,臨床上好發年齡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安南醫院中醫部黃千甄醫師指出,大腸癌發生率已連續十年盤據十大癌症之首,除了約15%因遺傳所引起,其他像是包括肥胖、糖尿病、抽菸、飲酒過量、缺乏運動、精緻飲食等因素,有都可能埋下致病的危險因子。

長期飲食不節制 恐促使腸道長瘜肉

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大腸癌不僅是最可預防的癌症種類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的大腸癌可藉由調整飲食習慣、運動和體重控制,以及配合大腸癌篩檢,早期癌治癒率和五年存活率皆可超過9成。黃千甄醫師表示,以中醫觀點而言,大腸癌主要因情緒壓力,影響肝脾功能,導致體內濕熱邪毒和痰濕內生導致,或因飲食不加節制,長期下來造成痰濕邪氣壅滯,久則腸道瘜肉內生。

易腹瀉者應多喝溫開水 避免夜間飲用冰水

但到底該如何從飲食上著手以預防大腸癌呢?黃千甄醫師說明,像是當大便不順暢時,可多吃如香蕉、木瓜、豆腐、波菜等含纖維性食物;若為排便易腹瀉體質的朋友,則可攝取以山藥、芡實、茯苓、蓮子、薏苡仁等為主體的藥膳料理,像是四神湯或是蓮藕茶,且平時也應多喝溫開水,並避免夜間飲用冰水、食用過量寒性水果。

平時搭配按摩穴位 有助腸道保健

此外,易腹瀉體質者平時也可搭配按摩摩腹、按壓天樞穴和足三里穴等穴位,有助於腸道保健。黃千甄醫師強調,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食十字花科食物,且多運動,並維持正常排便習慣,就能降低大腸癌找上門風險。

【延伸閱讀】

多發性骨髓瘤長者憂就醫之路 全口服療法在家吃

 流感併發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後果更嚴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7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連6天年假,許多年輕人計畫玩得痛快,有的人連夜歡唱、玩牌打麻將,也有人跑夜店喝酒、跳舞。中醫師指出,超過晚間11時還未入睡就是熬夜,長期容易陰陽失調、未老先衰,經常感到全身痠痛、精神疲倦、眼痠耳鳴等不適症狀。晚上11時未休息 氣血不平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每到過年期間,皮膚就變差,你知道原因嗎?過年飲食不忌口,很容易促使皮膚狀況變差。醫師強調,飲食過於油膩、刺激、重口味,容易引發皮膚過敏疾病,包括過敏性皮膚炎、酒糟性皮膚炎。皮膚免疫力下降 誘發過敏發作新光醫院醫學美容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常捷指出,國人過年飲食講求豐盛,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酸甜啊~酸甜!每年的農曆春節前後,台灣的草莓逐漸進入盛產期,季節限定的甜蜜滋味,無論是果醬、飲品、蛋糕,甚至是入菜,只要一上桌不僅吸引眾人的目光,一口接一口,讓人欲罷不能,若不大快朵頤一番,心裡就會傳來一陣陣酸楚;加上遇到連續假期,各家草莓園更是被擠得水洩不通,為的就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運動好處多多,舉例來說,能健身、減重、增進心肺功能,降低膽固醇、預防骨質疏鬆症及憂鬱症,對於自律神經也有安定的作用。醫師表示,透過有氧運動增進心肺功能,必須達到一定的心跳速率,才真正有幫助。每星期運動量 至少150分鐘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指出,運動對身體健康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