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鐙骨手術突遇惡性高溫症 慈濟搶救奏功!

鐙骨手術突遇惡性高溫症 慈濟搶救奏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從醫四十多年,我從來沒有碰過這樣的個案,來到慈濟沒幾年,就碰到這個!」臺中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權振實施極困難的「人工鐙骨」手術,竟遭遇罕見、高致死率「惡性高溫症」突襲,還好麻醉團隊高技術能力「緊急藥物解毒」,病人不只搶回生命也重拾聽見聲音的快樂!

鐙骨周圍硬化 音波沒辦法傳到內耳

44歲王小姐持續聽力減退達6年,兩耳耳鳴讓她非常煩惱,近1、2年聽力僅剩不到50分貝,聽不到親人與生意往來的朋友打招呼,常被誤會故意不理人,嚴重影響人際互動。檢查結果是聽小骨(鐙骨)周圍硬化,中耳接收到音波沒辦法傳到內耳。

準備置入鐙骨時 碰上惡性高溫症

許權振副院長指出,這種雙耳傳導性損失稱為「耳硬化症」,除了戴助聽器改善,也可透過雷射把人工鐙骨放進內耳開洞處,取代已硬化的骨頭。這類手術一般需時2小時,在人工鐙骨準備置入的關鍵時刻,麻醉科蘇宏泰主任發現王小姐體溫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病人體溫平均每5分鐘升高1度,用各種降溫方法未能奏效,才知道碰上極為罕見的惡性高溫症。

早期死亡率高達八成

國外醫學報告顯示,4萬∼10萬次全身麻醉,可能會產生一次惡性高溫症,早期死亡率高達八成,近年發現解毒劑單挫林(Dantrolene),可將死亡率降到5∼10%之間。在臺灣非常罕見,即使從醫20年以上的資深麻醉科醫師也可能從未碰過,很多人只有在教科書看過這個病。

術後完全康復也沒有後遺症

王小姐發生「惡性高溫症」時,許權振副院長思考「是不是要終止手術?」最後為避免病人可能再次面臨風險,他持續手術,一次就成功的把人工鐙骨放進內耳。再由麻醉團隊緊急調用其他醫院備用的單挫林,及時讓病人體溫慢慢下降,酸中毒指數與心跳、呼吸恢復到正常範圍。在加護病房觀察一天後轉普通病房,前後住院八天,完全康復也沒有後遺症,術後左耳耳鳴消失了,現在反而不太習慣聲音那麼大。

進一步研究企盼解開基因之謎

許副院長表示,目前醫學研究認為「惡性高溫症」跟遺傳有關,屬於自體顯性遺傳,這類病人中有七成跟特定的兩個基因變異有關,許權振副院長商請王小姐直系親屬提供血液化驗,希望進一步研究能解開基因之謎,守護更多病人的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0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2歲年輕媽媽,生產後因哺餵母乳,常感乳房腫脹、疼痛,加上照顧初生嬰兒,更是時常腰痠背痛,原以為乳房腫脹、疼痛是乳腺炎,家人還特地找了許多疏通乳腺的偏方給她服用,直到乳房的疼痛腫脹已經超過忍受範圍,才就醫檢查。沒想到竟是罹患晚期乳癌,且癌症已轉移至骨骼,以致她經常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有位56歲的何女士,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3個月就確診,11年來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外觀完全看不出異狀,現在是二胡初級班學員,還能夠一圓拉二胡的夢想;另一名范女士的就醫過程跌跌撞撞,曾被誤診、尋偏方,最後才回到正規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肺癌治療出現曙光!肺癌為國人癌症死因之首,每年有近萬人死於肺癌,國衛院成功研發本土肺癌標靶新藥「DBPR112」,能夠有效抑制EGFR與多種突變型基因的肺癌細胞,最快5年內可上市。EGFR、HER2變異型肺癌細胞 目前無藥可治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祖安指出,國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近日,高麗菜價格大跌,是正值吃高麗菜的好時機,不僅耐放,其清脆的口感,更受大人小孩喜歡。高麗菜的料理方式也相當多元,不論是清炒、水煮或者當成生菜使用都有支持的族群,究竟高麗菜怎麼吃才能吃進其營養價值呢?高麗菜可預防消化性潰瘍 腸胃敏感者應限量張湘寧營養師表示,高麗菜屬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