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齡長者慢性病骨鬆高居第4位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風險

高齡長者慢性病骨鬆高居第4位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風險

【NOW健康 王澍清/雲林報導】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雲林縣老年人口已近13萬,占縣市總人口約19%,相當於每5人當中就有1名是超過65歲的長者。年長者罹患慢性病的機率高,骨質疏鬆症更是,國健署就統計,65歲以上國人罹患的慢性病排行第4位。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傅紹懷指出,骨質疏鬆容易提高骨折風險,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呼籲高齡長者積極篩檢、及時治療。


一般人身體骨骼內有造骨細胞、破骨細胞2種,負責骨質的製造和分解,若受到激素分泌下降影響,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會使得分解速度高於製造速度,造成骨質流失,也就是所謂骨質疏鬆症。傅紹懷醫師說明,骨質大約在20至30歲時達到最高峰,之後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減少,中年以後骨質每年平均減少0.3%至0.5%,到了80歲骨質更會加速流失。


如果骨質流失過多,會讓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現象,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可能會大幅增加骨折風險。國外研究更指出,高齡骨鬆患者的骨折風險是一般高齡者的3倍,若高齡者本身又罹患其他慢性疾病,發生骨折的機率更是大幅提升然而,由於骨質流失並不易察覺,大部分高齡患者都是實際發生骨折之後,才發現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症,卻早已錯失治療良機。


有鑑於骨質問題對高齡者的影響,加上雲林老年人口多,從去年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台灣楓城骨科學會及台灣安進攜手合作,推動雲林縣老年族群骨折風險暨骨質疏鬆篩檢計劃。傅紹懷醫師表示,透過本次篩檢調查竟發現,雲林縣長照、日照機構中,高齡族群有9成以上身處骨折中高度風險,但卻僅有2%長者接受骨鬆治療,仍有許多暴露於骨折風險的長者並不自知,急需宣導與建立正確認知。


透過篩檢有效讓更多長者建立骨質健康的正確認知,也降低了不幸的風險。傅紹懷醫師分享,去年在某長照中心服務時遇到了1位阿公,原先因中風而站立困難,經篩檢後發現為骨鬆高風險族群,院方與長照中心立即安排阿公到院檢查、進行治療,1年過後重新檢測骨質密度,已大幅提升17%之多,而阿公站立時,也不再感覺雙腳痠軟、站不住,這不但大大改善了他的生活品質更讓他重拾希望,目前仍持續積極治療骨質疏鬆症。


傅紹懷醫師呼籲,高齡長者更應積極進行骨折風險評估及骨質疏鬆篩檢,若有需要,應積極配合到院檢查治療,目前骨鬆藥物使用方式有口服及針劑型,若高齡長者擔心無法每日按時服藥,可以跟醫師討論、選擇自己適合的藥物類型,以降低往後骨折與可能產生不良於行的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4分42秒1人罹癌 高纖多蔬果少加工食品遠離癌威脅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開心果,又名阿月渾子、無名子,是現代人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休閒乾果。它主要產於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前蘇聯西南部和南歐,我國僅在新疆等邊遠地區有栽培,所以內地的人雖然常吃,卻並不熟悉。傳說公元前5世紀希波戰爭時,波斯人全靠吃這種阿月渾子才使軍隊精力旺盛,連打勝仗的;當時波斯牧民在游牧時,必...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說到冰糖葫蘆,大家都會忍不住要流口水,說明大家對於山楂都情有獨鍾。還有幾句歌詞:“都說冰葫蘆兒酸,酸裡面它裹著甜,都說冰葫蘆兒甜,它酸裡面有透 ​​著個甜”這個小小的東西就這麼神奇,酸甜都融彙在這個小小的紅色圓球當中。山楂不僅僅是一種水果,而且鈣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藥...

閱讀詳情 »

腎炎患者 玉米須粥玉米須30克,車前葉30克,蔥白一根,粳米100克。將洗乾淨的車前葉切碎後放入砂鍋,然後放進玉米須和蔥白,加適量水用小火煎60分鐘,去渣,再加入洗好的米,添些水熬粥,過40 ~50分鐘即可出鍋。每日一劑,分早晚2次服用,7日為一個療程。 功用:利水消腫,通淋洩濁。 適用症:適用於...

閱讀詳情 »

一般人都認為,尿液是人體排出的“垃圾”,其實不然,它是檢測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人們吃下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會在血液裡形成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毒素”,只有通過尿液將它們及時排到體外,才不會影響健康。健康的尿液有一些標準,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