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季悶熱易傷「心」 莫輕忽血管問題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可別以為心血管疾病是秋冬才會發生的疾病!臨床發現,最近天氣逐漸炎熱,仍陸續出現許多心肌梗塞病人;心臟內科醫師提醒,夏季高溫更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千萬不可因為氣候炎熱,就輕忽防範工作。

日前衛生署公佈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腦血管疾病僅次於癌症高掛第二和第三名,雖不及癌症死亡人數之高,卻是國人慢性疾病的頭號元兇;署立豐原醫院心臟內科曹承榮主任表示,高溫悶熱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年初1-4月每月平均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約4-5例,當季節轉換進入初夏的5月份,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就高達14例,比例已和心血管疾病好發的秋冬季節相去不遠。

曹承榮主任指出,日前曾收治一位42歲年輕人,初次嘗試騎腳踏車至15公里外的廠房上班,在高溫烈日環境中,騎上將近2小時車程,由於先前沒有漸進式的運動訓練,在返家路程中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突然胸悶昏倒,所幸經身旁同事緊急送醫,即刻進行心導管手術疏通,才挽回一條寶貴的性命。

國際間調查發現,心血管疾病在歐美國家的死亡率逐漸下降,東南亞地區包括台灣卻有逐年緩步上升的趨勢。曹主任解釋,由於近年三高盛行、國人肥胖問題增加,加上社會結構逐漸老化、年輕族群又經常工作過勞、壓力大,青少年時期BMI過高等綜合因素影響,不僅造成中高年齡層與年輕族群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更促使心血管疾病走向M型化的趨勢。

近來醫療技術進步,在面對心血管疾病時,多以安全性較高、微創的心導管手術替患者進行疏通,僅少數約5%患者需以風險較高的開心手術治療。但由於心導管手術置入支架材質不同,術後需服用雙重抗凝血藥物,長達6-12個月甚至終生,許多患者感到困擾甚至自行停藥,不僅可能造成支架內血栓的形成,嚴重者更可能有死亡的風險。

曹承榮主任強調,臨床上除了病患因為其他治療需求,如化療造成血小板下降、開刀等因素會視情況建議暫時停藥,一般像大腸鏡、胃鏡等檢查則不需停藥;此外,國內亦有新一代經臨床實驗證實縮短服用抗凝血藥物期間,不會造成增加血栓形成風險的塗藥支架,對想避免長期服藥的患者可說是另一種選擇。

天氣逐漸高溫炎熱,曹主任也呼籲,由於夏季人體血壓較低,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多留意;運動時應採循序漸進方式,切勿短時間內劇烈運動,大量流汗後要適時補充水份,不要在高溫環境下大量食用冰品或生冷食物,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以清淡的飲食為主,才能平安度過每一個季節,避免心肌梗塞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1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繼今年6月公布首波飲冰品抽驗結果後,持續於飲料店、冰品店、製冰廠、賣場等場所抽驗飲冰品、配料、茶葉、咖啡豆及青草茶等原料,也會同消保官稽查消保團體關心衛生疑慮的冰品業者,共計抽驗103件,其中3件飲冰品經初次抽驗及複查抽驗衛生指標菌均超標,4件青草茶原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喜歡造型求新求變,時常跟流行從「頭」開始打造新造型,染髮變色是變化外型、轉換心情的最佳選擇。但染髮劑多由化學成分組成,不當使用或不合格產品所引發之問題時有所聞。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07年2、3月執行染髮劑抽驗專案,共抽驗1市售染髮劑5件產品,送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醫事檢驗學會日前主辦「精準醫療檢驗品質與管理論壇」,吸引來自醫學檢驗、生技產業領域及主管機關代表約兩百餘人參與,共同研討全球精準醫療之發展趨勢、政策法規、檢驗品質、產業脈動等四大面向。與會各界對於精準醫療所涉及之政策、法規、醫學實驗室認證以及生技產業之連動發展,均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齲齒是學童罹患率最高的口腔疾病!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一般2-3歲的小朋友蛀牙率約31%,到了6歲時蛀牙率增加到79%,而患有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的小朋友則因不懂刷牙技巧,蛀牙率更可高達約95%。為降低學童齲齒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將舉辦6-12歲學齡兒童免費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