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址安全性驗證

大愛電視

幼兒園染疫事件後,家長擔心孩子年齡小,不懂得表達不舒服的症狀,有醫師提出,可從皮膚症狀來判斷,而小兒科醫師指出,新冠病毒會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嚴重的個案較容易出現皮膚症狀。 未成年者感染新冠病毒,嚴重時引起類似血管炎,或川崎氏症的免疫反應,有發燒、眼睛紅、嘴脣乾裂、草莓舌、手腳腫、起疹子等情況,但不能僅以單一症狀來判斷。 北慈副院長 鄭敬楓:「他如果有草莓舌,我覺得要看眼睛、手腳身上的疹子,很重要的是,他要有一個發燒的症狀,因為它是一種發炎反應,在國外的經驗是年紀大一點,甚至六、七歲,甚至是青少年發生類似的症狀。」 這是一種多器官發炎症候群,通常出現在發燒3到5天後,且不限於Delta病毒。根據台北慈濟醫院照顧104位18歲以下確診者經驗,孩童大多是輕症,且僅一位發燒超過四天。 北慈感染管制中心副主任 吳秉昇:「最常出現的症狀是咳嗽,其次就是鼻子的症狀,就是鼻塞、流鼻水,再其次可能就是像一些,喉嚨痛或發燒,1/5小朋友會以腹瀉的症狀來表現。」 目前的觀察,幼兒還是以呼吸及腸胃道症狀為主,若發燒超過兩天,藥物治療無效,可到醫院進行篩檢。 台北報導...

網址安全性掃描由 google 提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