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眼症令中年婦陷憂鬱 醫師籲早檢查免憂心

乾眼症令中年婦陷憂鬱 醫師籲早檢查免憂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項全球調查發現,台灣每兩人就有一人擁有智慧型行動裝置,且平均每天用手機上網超過3小時,比全球平均數值高出55分鐘,居全球之冠!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直接衝擊的就是眼睛健康,然而,卻有許多人渾然不覺;一名低頭族中年婦女誤以為是更年期提早報到導致眼睛乾澀,在身心不適的雙重打擊下陷入憂鬱情緒,沒想到竟是乾眼症作祟。

桃園地區醫院郭雅慧眼科醫師表示,這位中年媽媽,因為常感到眼部乾澀、紅腫等不適症狀,以為自己即將步入更年期、青春不再,連眼睛都開始老化了,以致情緒低落、工作不順,甚至懷疑自己罹患了本世紀最嚴重的文明病─憂鬱症,全家陷入愁雲慘霧的低氣壓下,直到這位媽媽接受檢查,發現是因為長期觀看3C螢幕而造成乾眼症,全家的警報才解除。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乾眼症患者高達600萬人,約每四人就有一人有乾眼症的症狀,是眼部常見的疾病,但卻因一般健檢中未列入、或是因為不自覺,常被民眾忽略;郭雅慧醫師指出,傳統的眼部健康檢查大多僅是視力、眼壓等健保給付之基本項目,缺乏乾眼症等其他眼疾的額外檢查,導致無法及早發現與治療。

郭雅慧醫師在義診活動中發現,因為現代人手機不離身或是工作時常使用電腦,患有乾眼症的人越來越多,且年齡層、族群越來越廣;此外,壓力、荷爾蒙失調(如步入更年期)、長時間在冷氣房裡和熬夜等生活習慣,也是誘發乾眼症的重要原因。

郭雅慧醫師叮嚀,如果眼部有乾澀感、畏光、視力模糊、刺痛、怕吹風等不適症狀,即有可能是罹患乾眼症,應盡快就醫檢查,若不治療可能會引起結膜紅腫、角膜破皮、分泌物變多、視力模糊等生活上的不便;除了有症狀需要立即檢查之外,平時也應固定每三到六個月做眼部定期檢查,以利提早發現、及早治療,有效提升用眼品質與生活舒適度。

郭雅慧醫師強調,乾眼症患者有八成六是缺乏油脂所造成,當淚水中的油脂成分不足時,就無法形成一層保護膜在淚膜上,使眼淚容易揮發,形成揮發型乾眼症,其主要是因為瞼板腺功能障礙(MGD)所引起,若不積極治療會導致瞼板腺萎縮,無法再分泌油脂,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使用人工淚液僅可減緩乾眼症狀,無法治療。所幸目前已有最新科技儀器可以診斷瞼板腺體是否有堵塞、油脂分布情形、油脂厚度與不當眨眼習慣,進一步分析是否屬於揮發型乾眼症,更可準確治療,為飽受乾眼症之苦的患者帶來福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52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農曆春節是旅遊旺季,新聞媒體常提醒民眾,搭飛機或長途車要提防「經濟艙症候群」,但你可知久坐打麻將、玩牌、追劇等等,也可能引發經濟艙症候群,不可不慎。長時間久坐不動 注意深層靜脈栓塞 經濟艙症候群最早出現在飛機經濟艙的乘客身上,故得其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血管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發紅包是年節假期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但香港醫師提醒,拿到紅包最好放置2周等新冠病毒沒有傳染力才能打開,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認為,台灣環境安全性很高,不用太擔心;但面對新冠病毒持續傳出變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說,自己寧可相信有流感化趨勢。 張上淳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灣與美國莫德納(Moderna)公司簽約,購買505萬劑新冠疫苗,預計最快第2季下旬開始供貨,保護力預估可以能有94%,同時指揮中心同時發布,國產疫苗與一間公司完成預先,估計採購500萬劑,另一間也正在洽談,同樣估計採購500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發布,新增2名新冠境外移入患者,分別是第935例由緬甸入境,與第936例由印尼入境,第935例曾經在緬甸確診住院治療一度好轉,但馬上病情加重再度就醫陷入重症,搭乘醫療專機回台,指揮中心研判應該是病況加重,2度感染機會不大。 緬甸境外移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