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紫外線暴露高3倍 不防護恐致眼疾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據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6月報告,全球有940多萬人因白內障引致視力受損,而肉眼看不見的紫外線是失明主要成因之一,紫外線造成的傷害隨著年齡累積,尤其兒童時期因待在戶外時間長,每年紫外線暴露量較成人高3倍,長期暴露加上沒有適當防護,將來易引致急性或慢性眼疾!

國泰醫院內湖分院院長暨眼科醫師林思源表示,因紫外線引起的眼疾包括白內障、急性結膜炎、黃斑部退化、翼狀贅片等,紫外線不只來自戶外自然光,暴露在人造光源如室內日光燈、電腦螢幕等,也會接觸40%的紫外線。

兒童待在戶外時間長,又因本身瞳孔較大,水晶體較為透通,無法充分過濾紫外線,因此吸收紫外線能力較成人強,若從小不注重眼睛防護,隨著年紀增長,容易增加白內障發生機會。據WHO研究報告,全球每年估計有1500萬人因白內障失去視力,其中20%患者可能因為接觸紫外線而罹病或惡化。

法國鏡片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葉慧貞表示,國人對皮膚的防紫外線指數(SPF)普遍清楚,卻對眼睛的防紫外線意識一知半解。紫外線中,UVA可通過水晶體被吸收,UVB則被角膜吸收,長時間吸收UVA與UVB將造成眼睛傷害。

葉慧貞進一步指出,一般眼鏡鏡片都具有防紫外線功能UV400,指的是以反射原理阻擋來自正面的紫外線,雖然可阻擋100%的正面光,但來自側面的紫外線仍會反射入眼睛。

美國視光教育協會(FAAO)Dr.

Karl

Citek針對上述漏洞制定護眼防曬係數新標準「E-SPF」,係數分為5、10、25三類,E-SPF越高紫外線防護效果越好。葉慧貞說,依據此標準的鏡片正面仍以反射原理阻隔紫外線,屬物理性防曬;背面則以鍍膜材質吸收來自側面的紫外線,屬化學性防曬。無論各年齡層民眾在選擇鏡片時,可認明E-SPF指標,全面防護眼睛暴露在紫外線下的危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494

相關推薦

2021.05.22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5月23日為止,已經有23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小志到了3歲還不會開口說話,成天獨自盯著旋轉的玩具,一拿走就哭鬧不已,家長因此著急帶他就醫。早療團隊評估後發現,小志患有自閉類群障礙症,進而將小志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讓小志接受社交互動的訓練,增加其社交動機,一方面透過遊戲增加小志的社交參與程度,同時也提供家長安撫兒童情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值此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民眾除了戴好口罩、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外,有慢性病的癮君子,正是戒菸自救的好時候。醫院戒菸服務 由被動改主動臺中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傅彬貴表示,根據正在召開的美國胸腔醫學年會大會報告指出:「使用傳統紙菸或者電子煙,都會使呼吸道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受到疫情影響,政府啟動學校停課不停學的措施,許多企業也紛紛執行讓員工在家辦公模式,再加上連日來高溫炎熱,讓許多人宅在家,但除了努力防疫外,也要注意熱傷害。國民健康署表示,室外受到輻射影響容易造成熱傷害,但當室內空氣不流動,導致熱能無法排出,這時環境溫度升高,對於老人或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