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兩句話治好頸椎病!分享

兩句話治好頸椎病!分享

頸椎病實在讓人煩惱,頭暈、視力模糊、 脖子酸痛、耳鳴……

有位長期用計算機有頸椎病的博士,發明了一句話體操,這個一句話體操,還真治好了他的頸椎病,趕緊跟中醫頻道來背誦這一句話,治好頸椎病就這麼簡單

 

 

兩句話治好頸椎病!分享

二句話就可治療頸椎病

 

 

治好頸椎病第一句話  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  

就是右手拍左肩,左手拍右肩,能伸多遠伸多遠,一直拍到七十七次。

這個動作,如果是年輕人,從後面拍更好。老人從前面拍也行。這樣做,血液馬上流暢。  

 

治好頸椎病牛人第二句話  深呼吸,下蹲起,10點10分去看戲  

深呼吸,一種叫胸式呼吸,一種叫腹式呼吸。我們平時呼吸,每一次吸入呼出空氣500毫升,一次深呼吸就有2500毫升~3000毫升。

這個深呼吸,一次就有7~8次平時呼吸的量。更重要的不僅是氧氣多了7~8倍,而且橫膈膜一下降,胃、肝、脾、腸等得到溫和按摩,改善腸胃功能,什麼膽石癌。膽結石全沒有了,還能保護內臟。  

下蹲起就是站起來再下蹲,蹲下去再站起來,要做夠5~10次,漸漸做夠15~20次。人在下蹲站起的時候,對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是最好的鍛煉。以後你突然一下站起來就沒事了,頭暈頭疼腦袋發蒙也沒有了。  

什麼是“10點10分”去看戲呢?  

雙臂向身體兩側伸開,和地面平行,類似鐘錶9點15分時時針與分針的位置;然後雙臂同時向10點10分的位置抬起,再回落9點15分的位置。重複這個動作,連續做20~30次。腰肌、背肌、胸肌、頸部肌肉都得到鍛煉。  

什麼是叫"去看戲"呢?小時候在農村,牆很矮,隔壁在演戲,你想看戲的話就得把腳踮起來,伸長脖子。保持這個姿勢幾秒鐘,之後再反复去做,這樣做以後肩部、上肘、頸部、腳部肌肉都能得到鍛煉。  

聽說這位有頸椎病的博士做了一個月,基本告別計算機,打計算機做事脖子都很舒服,不愧是"牛人一句話治好頸椎病"。  

30歲之後必須知道:頸椎病的六大“偽裝”   

偽裝一:高血壓頸椎病容易被高血壓掩蓋,患者往往更關注高血壓,但事實上,骨質刺激交感神經,導致頸椎病引起血壓升高或降低。而且,與單純的高血壓病人不同,有的頸椎病患者還常常伴有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現象。  

偽裝二:心絞痛或胸膜炎由於頸椎增生的部位壓迫了第6、7頸椎的神經根,在這種情況下,病人會感覺一側乳房或胸大肌有疼痛感,而這個疼痛位置與心臟過近,容易被誤認為心絞痛或胸膜炎。  

偽裝三: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患由於增生的骨質壓迫椎動脈,患者會在行走中因突然扭頭、身體失去支持而摔倒,容易被誤診為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病。  

偽裝四:食道癌部分患者可能會感覺咽部發癢,有異物感,後來逐漸發展為吞嚥困難,並且時輕時重。患者可能會懷疑是食道癌。建議這種情況可以先以通過喉鏡、胃鏡排除,再行CT掃描診斷頸椎病。  

偽裝五: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由於脊髓的椎體側束神經受到壓迫、刺激,患者可以出現肢體和排便問題。如一側肢體感到麻木,排便不暢等等。  

偽裝六:視力障礙由於頸椎病造成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可以造成患者的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隻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淚、視野縮小等,有時還伴隨著頸部疼痛。

 

看完請分享給您的朋友,轉發傳遞正能量!!!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5歲邱姓護理人員,BMI值19身材標準,近年月經不規則,一直以為是工作壓力大,結婚一年多遲未受孕。到婦產科求診發現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服用4個月排卵藥仍未受孕,醫師建議採用人工授孕方式增加受孕機率,但邱小姐希望採取自然受孕,因此尋求中醫治療,經過半年體質調理後自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齲齒」即俗稱的「蛀牙」,而要預防蛀牙,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口腔清潔;但是,國人的口腔清潔卻做的很不理想。依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報告指出,成人齲齒盛行率高達90%以上,預防齲齒也是台灣口腔衛生教育推廣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發生齲齒有3要素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紀智文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冬天冷颼颼 正是排寒養氣好時機 天氣變冷了,手冷腳冷全身冷,中醫師卻說,越寒越是排寒的最好時機。 只要說到中醫養生心法,大家一定都對排寒一詞不陌生,走進中醫診所,十個人大概有八個半都會被說體質濕寒,台灣明明夏季又長又熱,到底哪來這麼多寒氣? 不是冬天才會手腳冷 夏天體內聚集更...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打敗年紀 體溫決定健康 陽氣足不足 算的出來 學醫、行醫二十多年,知名中醫樓中亮發現,許多人生重病或病治不好,往往是因為不清楚自身體質,讓自己陽氣不足、體溫越變越冷而不自知。 近年來國人注重健康養生,不少人從健康黃金三角來勵行健康的生活習慣。早餐一杯精力湯,飲食清淡,每天運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